• 21阅读
  • 0回复

指导农民花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12-19
第2版()
专栏:

指导农民花钱
安岗
有人说,农民发展生产,办合作社,都需要指导,难道花钱还要指导吗?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党要指导农民花钱,把钱合理地用在生产和生活上面,作到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正确结合。×××
今年全国棉粮丰收,农业合作社更是普遍增产。国家投放大批资金收购棉花和余粮,农民手里有了大量的钱。
农民从增加的大量收入中进一步认识到合作社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提高。河北省南宫县巩家湾农业合作社的情况可以说明一班。这个社年年增产,今年每亩棉花平均收二百二十三斤,单位面积产量比一九五三年提高一倍。而社外农民收成最好的只有一百三十斤。增产原因是由于组织起来用工增多,技术管理加强。合作社在每亩棉田上用十三个到二十个工(丰产亩用三十个工),社外农民最多只能用八个。南宫现在已有占全县总农户百分之八十点六七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南宫人口不足三十万,今年全县收七千万斤籽棉,合米二亿一千万斤;粮食作物收八千万斤;花生收入折米一千万斤,共合三亿斤粮食;平均每人收入一千斤粮食。农民收入增加,情绪高涨万分,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我们歌颂这种富裕的景象,这是党的政策的胜利。丰收是建筑在合作化的基础上的,它使旧的农村面貌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从领导观点来看,我们还应当锐敏地注视着每一个新发生的问题。如何正确地指导农民花钱,这就是无数新问题中的一个。
在产棉区,人们经常谈论着各种花钱的问题。
有的合作社因为收入增加了,手头大方起来,想盖戏园,盖办公室,盖俱乐部。邢台有好几区都盖了戏园。晏家屯区委书记谈:南大树村在生产最忙的季节,有三个干部找他要求盖戏园,区委没有批准。
很多农民买自行车。邢台一个基层社运到四十八辆车,一天卖光了。威县自行车已经脱销。很多人到大城市去买“进口货”。威县有一户农民,弟兄六人,就买了六辆。
卖家具的生意十分兴隆。现在南宫、威县、邯郸等县每天络绎不绝地从天津、济南等城市运来家具,其中有桌椅板凳,箱子柜子,还有各种古色古香的楠木器具。
日常消费品方面,上等饼干、电筒、电池、绒裤都有脱销现象。肉的消费量比往年增加。柏乡全县九万人口,去年中秋节县联社杀了三十头牛;今年杀了七十头还不够卖。南宫城里有两个公共食堂,每天有人排成长队等着吃饭;许多农民骑着自行车到食堂吃饭。酒的生意也有起色,柏乡县今年中秋节就销了七千斤。
今年庙会营业情况也比往年好。柏乡一个大庙会光雨鞋就卖了三万元。另有一个庙会,供销社卖了十二万元,私商卖的也不少。
这种情况一般都发生在合作化运动有新发展的地区,这是可以理解的。广大农民手头上有了比较宽裕的钱,要置办一些自己长久想买的东西,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老社多的地区的情况却有不同。社员们该买的东西早在去年就买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同劳动过程中逐渐提高了集体主义思想,他们的想法是这样:“买辆自行车是自己方便;可是社内牲口不够,就要尽先去买牲口;牲口可以增产,大家方便。”沙河县黑瑙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一个土地不分红的高级社。农民收入很多。粮棉不必说了,今年光酸枣就可以卖一千五百元,羊子增产可得八百元。大家用小部分钱提高生活,大部分钱扩大生产,一方面注意安排今天的生活,一方面为明年更美好的生活打基础。他们的羊是很多的,平均每一户有十七只,每个人平均有四只半;但今年过中秋节时,全体社员只杀了一只。他们的生活改善得是快的,一九四八年以前,农民吃饭离不了糠和菜,穿的是破烂衣;现在吃的是粮食,家家都有新布衣。他们没有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水平,他们用不断扩大生产的办法来逐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凡是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影响较大的农村,那里的农民花钱就带有较多的盲目性。从历史上看,地主富农总是利用丰收来向农民大开刀。像南宫这样全国有名的产棉区,解放前也曾有过丰收。可是丰收带给农民的却是灾难。据南宫的老农民谈,过去丰收只肥了地主。像一九三二年的丰收,就发展了大批的经营地主和商业资本家。解放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可是,就在一九五二年丰收的年头,当时农村合作化还没有发展,自发势力还在抬头;一个集投入八十万斤麦子,都挡不住粮食商人的投机捣把。现在情况完全变了。农村建立了牢固的社会主义阵地。农民第一次真正摆脱了资本主义的进攻。到目前为止,南宫人民银行和信用社接受的农民储蓄已有二百万元。这同南宫农民百分之八十以上参加合作社大有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农民有了钱花,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是好现象。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领导者的任务应当是加强政治工作,向农民灌输社会主义的精神,反对资本主义的倾向;具体帮助农民把钱花得合理,使农民这些劳动资金能更好地为国家和农民的长远利益服务。
那末,怎样指导农民花钱呢?
我们反对自流,同时也反对过多的干涉。自流就是放弃领导,这会损害人民的积极性。有一个农民,天天听人说自行车好,于是就去买了一辆,但不到三天就后悔了。他不会骑车,也没有时间骑,担粪、点种都用不上它;成立合作社以后,大家都要“赚劳动工分”,谁也没有闲心骑它去上城赶集,现在这辆车子还锁在小屋里。对于这样的农民,正确的作法不是阻止他去买车,而是在他买车以前给他讲清道理,让他冷静考虑今年有没有必要买;这样,即使他不听劝告,还是买了,在后悔的时候,就会深刻地领会到党的教育,不致闹情绪影响生产。弟兄六个买六辆车显然是多了一些,可以向他们建议:少买两辆,把钱用在更有用的地方。这是同志的忠告,不是命令,但这本身正是具体的领导。那种对农民花钱不是指导而是限制的办法是不妥当的。有的合作社集中建设资金过多,分给社员的太少,这并不合适。合作社要积累必要的建设资金,这是为了社会主义。同样地,分给入社农民较单干时候要多的报酬,这也是为了社会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地刺激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真正巩固和壮大合作社。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事物的本质方面,满足入社农民的要求,指导他们花钱。农民们生产投资的劲头很大。这就给县区领导人员提出了新的问题:怎样从生产上满足农民的要求呢?很多县的县委会都在盘算一笔账来回答农民的问题。柏乡下手较早,现在已经买到六十架柴油机(抽水用),有六十个社每社一架;从东北买回八十头骡马,现已大部卖给合作社;他们准备再买二百头骡子,八百部双轮双铧犁。威县也准备把农民投资的二百万元用到水利设施上面。今年合作社大发展,把一切工作都向前推进一步。农民要求早一点置办明年生产用的东西,邢台晏家屯区各个合作社已经买到四十八万斤细肥,各社纷纷申请再买二百万斤。市场上细肥供应不足,农民到处打听何处可以买到。
现在的问题是:各方面都应当跟上去,适应农民这一要求。
农民有了钱,要打汲井,买锅驼机和柴油机,可是市场供应不足。上月,有些农民抱怨说:“邢台市没有一架抽水机,有一架柴油机还是坏的”。汲井是农民最感兴趣的东西。可是技术工人太少,满足不了需要。
农民有了钱,要求买进一些品质优良的日用品。有些商业工作同志却认为:“农民喜欢贱东西”,就把一些冷残背次的商品运到农村;很多地方这些商品无人过问。合作化运动发展较晚地区,农民大量购进绒衣(如威县)。可是在邢台、沙河一些有老合作社的地区,却有“旺季不旺”的现象,原因是商品的品种和质量赶不上群众的要求,沙河章村劳动模范宋芝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了,他身上穿的是一身紫红色的绒衣,说:“绒衣是好,就是颜色不对”。当然,今年,在没有新的合适的品种投入市场之前,他是不会再买绒衣了。
农民生活改善了,进一步要求提高文化。凡是办了合作社的地区,学龄儿童入学人数多,学习也固定,请假的很少,农民把培养子弟看作一件大事。沙河不少村庄的民校点的是汽灯。据章村民校主任说,汽灯不比小煤油灯费钱,农民愿意用好灯摘“文盲”的帽子。
结论就是一个:农民有了钱是再好也不过的事,党的组织要加强政治工作,指导农民花钱,一切工作都要适合农民的要求,都要走在前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