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发扬祖国医药遗产——记中医研究院成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12-20
第3版()
专栏:

发扬祖国医药遗产
——记中医研究院成立
本报记者 鉴远
一片新楼房在北京广安门里,北线阁落成了。这里就是中医研究院。十二月十九日,它宣告正式成立了。
几千年来,世代相传并不断地发展丰富起来的中医学术,它保障了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繁荣。今天,继承和发扬这份文化遗产,认真学习和研究它的学理和实践经验,用科学方法加以整理和总结,逐步提高它的学术水平和医疗水平,使它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就是中医研究院的任务。
中医研究院设立的内科研究所。是以原中医研究院筹备处门诊部为基础组成。一年以来,门诊部接受了九万九千七百多人次的治疗。曾经治疗的疾病主要是神经衰弱、关节炎等六种。根据今年第二、第三季度的统计,各种疾病共门诊三万五千六百多人次,总的治疗效果约为百分之七十。他们还参加了北京市各医院的会诊工作,并学习和推广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现在,肝肾病、喘息病、风湿病、胃肠病、臌胀病、经带病、高血压病和传染病八个研究组,作为内科研究所的组成部分。这是初期规划。过去有人认为“中医不能治疗传染病”,现在这种说法已被事实击破。内科研究所的建立,将进一步战胜类似这样的说法。
中医研究院的外科研究所是以正在北京传播经验的重庆痔瘘小组为基础建立的。枯痔法和挂线法是中医治疗痔瘘的许多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简便、经济,治疗效果彻底。它的适应症往往是西医手术治疗的禁忌症。它在广大劳动人民中早已有着很高的信誉。重庆痔瘘医疗小组,半年中挂号求诊的一千四百多患者,三分之二以上已经他们治愈。他们的工作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欢迎和重视。外科研究所初期规划,除了设立痔瘘病研究组以外,还设立性病、骨结核淋巴结核病、妇女盆腔病、肿瘤病、眼科病、伤科病等研究组。
中医研究院的针灸研究所有着特别好的基础。它是由原属中央卫生部的针灸疗法实验所组成的。四年多来,它在研究、治疗和培养干部工作方面,都有了显著成绩。他们完成了疟疾、高血压等八种病的临床治疗研究。他们还以针灸对人体胃蠕动的影响的观察为重点,进行临床生理研究。治疗工作以门诊为主,四年多来,门诊共接受十六万二千四百多人次。据今年对一千四百六十六名病人的统计,有效率达百分之八十五。他们曾经多次组织针灸医疗研究组织,到少数民族地区、工矿区和农村,为群众治病。针灸疗法实验所为培养针灸干部先后在各地主办和协助办的针灸班共计二十三班,学员一千二百三十六人。他们和全国各地建立了联系的单位已经有六百六十多个,国外还同苏联等八个国家有了联系。这些活动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针灸研究所初期规划设立循环、运动、消化、呼吸、神经、小儿、妇女、手法及工具、血吸虫病及临床治疗、基础医学等研究组(室)。
中医研究院的另一组成部分是中药研究所。中药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光辉历史,比古代巴比伦人最先采用药草治病的时间(公元前二五五○年),还早一世纪多。在我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里就收载了中药三百六十五种,以后历代累有增加,到现在不下两千多种,产量也极为丰富。中药研究所将针对中药品种繁多的特点,逐步加以整理,进行生药学的研究,以鉴别中药真伪好坏,发挥中药作用。中药研究所是以中央卫生研究院的原中国医药研究所为基础组成的。现在他们已经搜集了一千五百多种中药,共计二千五百件。中药研究所设立生药、药理、化学分析、中药栽培、剂型改良等研究室。三百多年前的伟大药学家李时珍走过的道路,鼓舞着中药研究工作者们。
中医研究院的附属医院在美丽的北京西郊万寿山畔。它设有内、外、妇、小儿、针灸、口腔、眼耳鼻喉、放射线等科,暂设床位一百张,门诊二百人次。附属医院的病床,主要将为各研究所需要进行临床观察的患者和配合教学服务。为了培养研究人材,中医研究院特建立了中医研究班。第一期已经开课。教师是来自全国的三十多位著名中医,他们一面教学,一面进行研究;学员有一百多名,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医院的具有临床经验的西医师和新毕业的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另外,中医研究院院部的医史室,将担负起整理和研究中医史的任务。为了加强领导,在中医研究院院部和各研究所,还建立了研究委员会,聘请全国中西医学者担任委员,借收集思广益的效果。
周恩来总理特为中医研究院的成立题辞:“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伟大的事业开始了。中医研究院全体工作人员满怀信心地迈开了光荣的第一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