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慈溪县棉花大面积丰产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12-24
第2版()
专栏:

慈溪县棉花大面积丰产的经验
农业部经济作物生产总局棉产处处长 臧成耀
浙江省慈溪县几年来迅速地提高了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一九五○年这个县每亩产棉花三十八点九九斤(皮棉,下同),一九五三年每亩产四十四点一六斤,一九五四年每亩产五十三点二六斤,今年五十二万多亩棉田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七十九斤(按:截止十一月二十日慈溪县收购的棉花数量已经达到平均每亩六十六斤,估计收购量可达每亩七十五斤以上)。全县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在五年中提高了百分之一百零二点八,平均每年提高百分之二十点五。胜北、新浦、水霪、附海等四乡今年共种一万九千四百四十七点一六亩棉花,平均每亩产一百斤。东山乡红星农业合作社的二百六十八点八三亩棉田,平均每亩产一百二十四点二六斤,其中一点四五八亩丰产田每亩产一百八十九点二四斤。
像慈溪县这样的大面积棉花丰产纪录,不仅在南方两熟棉区的产棉县中是第一位,就是和北方一熟棉区比较,也是突出的。如果南方两熟棉区三千多万亩棉田的单位面积产量都能提高到慈溪县的水平,那末,只南方两熟棉区每年所产的棉花,就超过了一九五四年全国棉花的总产量。慈溪县不仅棉花产量高,而且棉花的前季作物的产量也不低。
一九五五年全县每亩蚕豆平均产量是九十四点四斤,每亩大麦产量是一百七十一斤,小麦产量是一百十九点二斤。慈溪县的增产经验是极可贵的,而且它的丰产技术措施是比较容易办到的。为了推广慈溪县的经验,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中旬,农业部曾经组织南方七省的农业工作人员和农业合作社社长以及两个科学研究所、一个农学院的科学工作者和教授等五十多人到慈溪参观。许多参观的人都提高了增产棉花的信心,表示要在自己的地区推广慈溪县的大面积丰产经验。
慈溪县获得棉花高额产量的原因是什么呢?它在耕作栽培技术上有什么先进经验呢?
第一,重视施肥。这个县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棉田里种植绿肥(当地的绿肥是黄花苜蓿,农民把它叫做草子),以提高地力。这一带的农田是一年粮、棉两熟,地力消耗很大。充分利用南方气候温暖的优越条件来种植绿肥,可以供给粮食作物和棉花的养分,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农民说:草子薄薄摊,豆饼抵一担(就是说:绿肥长薄薄的一层,等于上了一百斤豆饼)。东山乡第一农业合作社的对比试验结果,种绿肥的棉田比不种绿肥的棉田,每亩增产十五斤。
种植绿肥的方法是:十月下旬把绿肥条播在棉行中间,行距三尺到四尺。十一月初,拔棉柴后,再把冬季作物种在绿肥行间;第二年四月上、中旬,在绿肥盛花期把它割倒翻在四至六寸深的地下;四月下旬在上面播种棉花。不论冬季作物是什么,都要间作绿肥。这种耕作方法有三个好处:一、棉田有了绿肥作基肥;二、粮、棉都能适时播种;三、种棉和种冬季作物前都对田地分别地局部地进行了耕翻。
为了增加土壤的肥力,棉农对于挖河泥、积土肥也十分注意。今年平均每亩上河泥一百多担。这个县的棉农都有积存人粪尿的习惯。每户都有一两个粪缸,农业合作社都有积存人粪尿的粪池,每人每年可积蓄人粪尿八至十担。在每亩麦田平均追施稀释的人粪尿十多担,五月中、下旬又在棉苗上施用四、五担,以便提苗、壮苗,减轻棉苗在麦行间受到抑制的不利影响。
此外,还施用了较多的商品肥料。今年全县一月至九月实销硫酸铵和硝酸铵六百多万斤。除稻区施用了百分之六外,平均每亩棉田用量在十一斤左右,比一九五四年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九。过磷酸钙实销四百多万斤,平均每亩棉田施用八斤左右,比一九五四年增加十三倍多。饼肥实销一千一百多万斤,平均每亩棉田施用二十斤,比去年增加四点一倍。施肥的方法是这样的:硫酸铵在苗期、蕾期和盛花期看苗追施。一部分磷肥在十一月中、下旬施作绿肥的追肥(每亩施十斤)。大部分磷肥是在棉花蕾期和腐熟的饼肥混合施作追肥。今年八月上旬,全县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在六万多亩棉田中进行了根外喷施磷肥;据典型对比试验,每亩可因此增产百分之四点一到十八。在这样大面积的棉田上,较普遍地施用化学肥料,特别是磷肥,这是慈溪县棉田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实行密植。许多人对于在南方两熟棉区实行棉花密植是有顾虑的,主要是怕疯长、烂铃。但是慈溪县的棉农却认为要丰产,必须实行密植,加大播种量。当地有句俗话:“只有千株千个桃,没有一株千朵花。”慈溪东部原来就有撒播密植的习惯,近年为了精细加工和管理方便,都实行了条播。今年棉田行距一点三至一点七尺,每亩五千五百株至八千株,每株一般有铃五至七个,播种量在十二斤以上。根据慈溪县第二农场试验,每亩四千八百株的棉田产皮棉一百三十五点二八斤;五千五百七十七株的产一百四十点二二斤;六千五百九十七株的产一百五十五斤。可见密植增产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第三,抗旱防涝。当地五、六月和九、十月间多雨,七、八月间伏旱,这种气候使棉花增产受到很大威胁。但是由于采用修筑海堤和田间的深沟高畦等排水防涝措施,自然灾害已经大大减轻。县的党委和政府每年都领导农民大力修筑大小型水利工程。在棉区开辟和疏浚了排水渠道,不仅棉田排水良好,而且也增加了蓄水能力。过去有的棉田连续降雨五十公厘就遭水淹,现在连续降雨八十公厘,也不致被淹。为了便于排水,去年棉农多把田畦由四尺以上的改为三至三点六尺,畦沟深五至八寸,沟宽七至八寸。每年结合中耕施肥,在雨后清沟培土六至八次。此外,中耕的次数也很多。冬作中耕三至四次,棉花中耕四至五次,这不仅起了抗旱防涝作用,而且减少了地里的杂草。几年来全县灌溉棉田已经扩大到二万多亩。
第四,采用优良棉种。这个县几年来用优良的岱字棉更换了粗绒棉和退化德字棉。一九四九年全县粗绒棉占百分之六十,退化德字棉占百分之四十。一九五一年棉农曾自动地从浙江平湖等地引入岱字棉试种,当年对比试验的结果,岱字棉的每亩产量比德字棉多十斤,衣分率比德字棉高百分之五;岱字棉的每亩产量比粗绒棉高十四斤,衣分率和粗绒棉的相等。由于增产效果显著,浙江省农业厅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五年的三年中由江苏引种岱字棉种一百三十九万斤;各县还组织群众就地繁殖了一部分岱字棉。因此岱字棉的种植面积今年已经增加到四十四万亩,占全县棉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四以上。今年全县岱字棉平均每亩产八十斤,粗绒棉每亩产六十四斤,前者比后者产量高百分之二十五。
第五,防止虫害。慈溪县也和南方其他棉区一样,有地老虎、蚜虫、红蜘蛛、红铃虫、卷叶虫、叶跳虫等为害。但是由于国家大量供应药械,今年全县基本上用药械防除代替了人工捕捉。由于作到了彻底治虫,虫害已经减轻到最低限度(防治红铃虫作的还不好),因此,认为南方棉区虫害多,产量很难提高的说法,完全被打破了。今年全县已有一万三千九百六十八架喷雾器,平均每四十亩有一架。一月至十月全县供应二二三、鱼藤精、石灰硫黄合剂等治虫药剂八十六万斤,超过一九五○年至一九五四年五年内余姚、慈溪、镇海三县用药总量的二点三倍,全县棉田平均每亩用药一点七斤。
慈溪县的棉花产量虽然已经很高,但是增产潜力仍然很大。例如全县每亩棉田的平均产量是七十九斤,而最高产量有一百八十九点二四斤的。红铃虫为害仍然很重,如果采用田间防治、晒花捕捉,仓库涂药、熏蒸棉籽等方法进行彻底防治,棉花还能大大增产。全县还有八万亩粗绒棉没有换种成岱字棉。选种方面,也只做到粒选;田间株选还没有普遍推行。很多棉田每亩留苗株数还低于县规定的五千至七千株的标准。在整枝工作方面,只做到摘心去叶枝,实行打边心的还不多。虽然已经证明四月二十日是播种适期,但是仍有延迟到五月中下旬才下种的,定苗也有迟至六月中旬的,致使棉苗拥挤,棉株发育不良。如果能认真改进以上各方面的种植技术,并且推广育苗移栽的先进经验,棉花产量还能继续提高。
随着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在两熟棉区逐步改变目前套种方式,以利于应用新式农具和机械化耕作的问题,已经提到议程上来。五洞闸农业合作社(高级社)社长罗祥根说:在棉花没有收完以前就种上绿肥,冬季作物行内又种上棉花,这种耕作方法虽然有它的好处,但是不能使用新式农具。因此,我们决定改变套种方法,把大麦、蚕豆、油菜和绿肥分开种,一律满畦。到第二年春天在绿肥收割后,把一半绿肥翻耕,耕后播种棉花;留一半等冬季作物收割后翻在冬季作物田中,再用育苗移栽的方法种植棉花。秋季棉花收获后,及时翻耕冬作。这样,就可以应用新式农具和拖拉机一年翻耕两次,同时在播种、中耕、治虫等方面应用马拉农具。这样,既能做到适时播种和密植,又能避免套作时互相影响产量,完全克服两熟矛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