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口袋党员”何时找到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10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政广角

  近年来,流动党员数量迅速增加,但因一些地方党建工作没有及时跟上,许多人成为“口袋党员”——
“口袋党员”何时找到家
本报记者 崔士鑫
  “口袋党员”:不容忽视的党建“盲区”
  不久前,在广东东莞市凤岗镇一公司负责品质部工作的姜长华,重新参加了党员登记。此前,这位1985年入党、曾在湖南一家国企任职的党员,从1997年外出打工以来,已有6年没有参加组织生活了。
  无独有偶,在江西瑞金市,一位商业城的个体服装经营户、共产党员杨上海,直到商业城成立党支部时,许多人才知道,这个常年在外经商的个体户,原来还是名党员!而他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这个流浪多年的‘口袋党员’,今天终于找到家了!”
  “口袋党员”,是近年来的新现象。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共有党员212.6万名,仅占从业人员的2%左右,80%以上的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没有党员。
  对策滞后: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员的流动性大大加快,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党员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据统计,1989年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从业人员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日前已聚集了1亿多人。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不同,这些地方党组织暂时还不很健全,党员到这里以后,追求也与在国有、集体企业中有所不同,因此党员的角色定位、组织关系的衔接,都要求各级党组织及时采取新的对策,使党员管理工作不致“断线”、“脱钩”。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许多人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发展“非公”经济就是要对“非公”经济“网开一面”,害怕强调建立党组织是重复计划经济的“老做法”,吓走“非公”企业;有的则觉得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刚建起组织,人就走了,管理起来太麻烦,没有积极加强“非公”经济党组织的建设,使组织关系迁出原单位的流动党员没有了“落脚点”。另一方面,一些“非公”企业主则担心建立党的组织会影响到企业自主、灵活机制的发挥,影响业主权威,党员开展活动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增加企业负担等。而一些“非公”经济中的党员,也存在着“被雇佣”的思想,只顾挣钱、不问政治,有的怕暴露党员身份,被业主另眼看待,而有的想找组织接转关系,但因组织部门仍以老办法对新情况,最后也是面对重重困难,望而却步,成了“口袋党员”。
  在北京某中外企业家服务公司工作的许燕,大学时代就入了党,“北漂”在京已有3年,组织关系却一直没有着落。她先后到两家公司工作,但两家公司都不负责档案入组织关系方面的事,那里也没有党支部;档案到了人才中心,也因她没有北京户口、她工作的单位没有人才中心的所属支部,而无法接转组织关系。她还几次到社区居委会联系,人家也表示“不大好办”。
  多管齐下:党员管理的当务之急
  非公有制经济业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到2002年底,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总数已超过2640万家,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上缴的税收也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3,在许多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本级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必须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而要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加强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至关重要。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壮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力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目前全国仅有约3%的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因此应以联合建、依托建、区域统建等多种方式,尽快让“非公”组织里的“口袋党员”都能找到自己的“家”。同时要明确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地位和任务,创新管理体制,方便和吸引“口袋党员”“回家”,壮大“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员队伍,为党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因企制宜地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作用,打下基础。
  近年来,针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存在的党员不愿亮明身份的现象,一些地方通过开展“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通过在企业注册、招工登记时设置党员情况栏目和开展“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月”活动等途径,正在逐步减少“口袋党员”现象,让越来越多的“口袋党员”归队,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