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新蓝村:小康路上携手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11
第4版(要闻)
专栏:

新蓝村:小康路上携手行
本报记者 蔡小伟 刘毅
  走进福建省南安市新蓝村村民陈启春家,只见庭院里绿树环绕,龙眼压枝,庭院后13座鸡舍整整齐齐,6000多只肉鸡正在棚里觅食。陈启春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今年的收入将很可观。”
  陈启春家本不宽裕,父亲的一场重病使得家里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他想发展养殖、种植业,可手头又缺乏资金。村党委书记陈昆林了解后,以自己的名义到银行贷款4万元,送到陈启春家中,解决了他的资金困难。
  陈昆林和陈启春是在新蓝村开展党员和困难户结对子活动时结下的“亲戚”。陈昆林告诉记者,新蓝村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还有几十户村民生活比较困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开展后,村领导班子很快统一了认识:致富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村干部带头,动员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亲”,结了50个对子,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予以帮扶,已收到了显著效果。共产党员陈辉煌早年经商赚了不少钱,当他看到个别村民生活困难时,主动与他们结对子,承包大片山地与他们共同开发,帮助这些乡亲们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新蓝村注重发挥骨干企业的辐射作用,引导已经致富的企业家帮扶群众,为新办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较早兴办的振福针织厂帮扶村里发展了1家电脑绣花厂、1家服装洗烫厂和4家小型针织厂,为村里增加了600多个就业岗位。
  为了使帮扶困难群众工作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村里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做到公正、公平。村里确定每月1日、15日为党委帮扶议事日,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在这些会议上通报帮扶工作情况,共同探讨、决定下一步帮扶措施。
  如今,新蓝村人均年收入达到6700元,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南安市委书记陈庆宗告诉记者:“新蓝村心系困难群众,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好经验,已经在全市得到推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