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郭秀明》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11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郭秀明》的启示
郭庆晨
  看过电视剧《郭秀明》,心灵为之震颤,精神得以振奋。郭秀明“不把党的阳光送到群众手里,我死不瞑目”的坚定信念,他那不顾病魔缠身,不怕困难和压力,为了率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奔小康,不惜以身殉职的奉献精神,让多少观众为之动容!下面几个细节,更让人难以忘怀。
  一是女儿郭继芹结婚时,郭秀明因为收下了特困户韩庆莲送来的一篮子鸡蛋,心里很是不安。夜晚,郭秀明来到韩庆莲家,将礼品折算成钱还给韩庆莲,却遭到韩庆莲的拒绝。韩庆莲动情地说起郭秀明平日对自己家的关怀和帮助,一再表示感谢。郭秀明生气了,说:“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谢我做什么?要感谢,就感谢共产党。”韩庆莲说:“共产党那么大,我咋够得着?共产党再好,也要人来做么。我只知道共产党里有个你,我就把你当共产党!”过去常有人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最终从党员和党的干部的行动上体现出来,这回从韩庆莲这里得到了验证。群众从郭秀明的行动中看到了共产党的形象,可见郭秀明作为党员够格,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够格,而且为党争了光。这一点,今天能做到并不容易。
  二是当镇党委郗书记通知郭秀明组织上要派调查组调查他的问题时,郭秀明脸上露出了从来没有过的痛苦表情。这种表情,他家的柴火垛被烧时没有过,他被打得鼻青脸肿时没有过,他犯病的时候也没有过。他那肺腑之言就更加痛苦:我把腔子都扒开给群众看,恨不得把五脏六腑掏出来给群众当点心吃……群众不理解我,你也不理解我?这一情节,分明可见郭秀明是何等看重党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和支持。这也对各级党组织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爱护为民服务、埋头苦干的干部,千万不要伤害和委屈他们。
  三是全剧的高潮出现于在惠家沟村召开的铜川市干部现场会。现场会的会场设在郭秀明的家门前。现场会上摆出了这样一些事实:过去的惠家沟光棍成堆,如今许多外村姑娘自愿嫁过来;郭秀明当党支部书记之前,惠家沟人吃顿白面馍馍都很困难,现在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惠家沟的日子前进了,郭秀明的日子却后退了。他家的房子是1982年建的,当时是全村最好的,如今,这房子却成了全村最差的;郭秀明当医生的时候,在全村是最富的,而当了八年党支部书记的郭秀明成了全村最穷的;在郭秀明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家只添了三样东西:用于办公的电话和麦克风不算,实际上只添了一付挂吊瓶的架子。惠家沟村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群众的生活水平为什么提高得那么快?市委赵书记的回答是:掌握全村最高权力的人从最富的干成最穷的,这就是最好的答案。对此,惠家沟村的村民更是自有公论,用他们的话来说:山上的树越来越粗了,栽树的人越来越瘦了;惠家沟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富了,我们领头人的日子越过越穷了。这,既是惠家沟村由穷变富的根本原因,也是惠家沟村群众对他们的致富带头人最到位的评价。
  郭秀明,这个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型人物、当代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给我们留下的思考实在太多、太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