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忻州:十万师生别危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12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忻州:十万师生别危房
本报记者 何勇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茶坊口村,依偎着大山,民房矮旧。只有茶坊口小学,银白色的墙体瓷砖,折射着太阳光。这是全村最好的房子。
  “去年这时,娃娃们还在对面那座快塌的破庙里上课,提心吊胆,现在终于放心了!”9月15日,面对这些承载着山区希望的孩子,在茶坊口小学教了28年书的张根银老师欣慰地说。记者和当地教育局的同志一连走了七八个学校,每个学校校舍都是当地最美观的建筑,每所学校的墙上都记载着当地政府的关怀和干部群众捐钱捐物建校舍的感人事迹。自2002年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来,忻州共有1338所中小学校的危房变新房,十多万师生告别了多年的危房,危改工程已于今年8月底全部竣工。
  忻州市共有中小学校5248所,其中1/4的校舍是不同程度的危房。2002年起,忻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危改工程作为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专门成立了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忻州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一年突击,二年扫尾,限期完成任务”。
  忻州市是一个贫困市,所辖14个县(市、区)有11个是省级以上贫困县。“再穷不能穷教育”。忻州广开财源,多方筹资,共筹集资金8000多万元,对危房进行了彻底改造。同时实行市级领导包县,市级单位包县、包学校的危改工作目标责任制。市直96个单位分别帮扶92所有严重危房的学校,负责为其重新建房;各县也都采取结对子的办法,把危房推倒重新建设。
  今年9月开学后,忻州中小学师生彻底告别了危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