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一个靠孵小鸡起家的农家小弟,成为在全国拥有21家分公司的莆田市华港饲料有限公司的总裁,又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彭炳华:20年“孵”出大产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28
第6版(新农村)
专栏:乡村人物

  一个靠孵小鸡起家的农家小弟,成为在全国拥有21家分公司的莆田市华港饲料有限公司的总裁,又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
彭炳华:20年“孵”出大产业
徐向阳 林双华
  2003年12月13日上午,对彭炳华来说是终生难忘,他在人民大会堂接过了第八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孵蛋”的启示
1964年,彭炳华出生在莆田新度镇白埕村。新度是全国有名的禽苗之乡。在贫困中勉强念完了初中的彭炳华,回乡后开始骑着三轮车,走村入户卖禽苗。
  风里来雨里去,鸡生蛋蛋孵鸡的自然现象,给了他重要的启示,他的心中渐渐不再安分:禽苗企业多,饲料需要大,且几乎都是从广东进货,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他认定饲料行业大有希望。1985年,他向银行贷款10来万元,大胆办起了华港饲料厂。1989年6月,日产20吨的华港饲料有限公司出笼了。质量高、信誉好,各地消费者纷纷慕名而来。
  产品销售剧增,与简陋的设备和厂房极不相称。1992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他融资600多万元征地建起新厂房,引进了先进设备,日产量翻了一番。产品第一次走出莆田,销往闽西北及赣浙等地。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他决定建立分公司,扩大生产规模。1995年,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在湄洲湾北岸创办“莆港”分公司。这一年,华港饲料销售量跃居全省前列。
  情系西部
彭炳华很好学,多年的创业生涯中,他从报刊、文件里对西部加深了了解,并多次到西部实地考察。一股强烈的创业雄心,伴随着隐隐的同情感,在这位农家子弟的心中油然而生。
  1994年,他在西部创办了第一个分公司——广西南宁华港饲料有限公司,随后又在昆明、钦州、柳州办起3个分公司。2000年5月,彭炳华加大西部投资的力度,又相继在大理、昆明、南宁、贵州和湖南等地新办了5个分公司。投资1亿多元在云南创办的大理东亚乳业有限公司,从瑞典利乐公司引进先进生产线,日处理鲜奶150吨,实现年产值1.8亿元。当地的财政收入增加了,农民每户养一头牛还可增收5000元。
  如今,“华港”的分公司达21家,固定资产1.6亿元,年创产值超过10个亿。“人才为本,科技驱动”已成为公司的宗旨。全公司3000多名员工,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就占1000多人,其中10多人还是博士。彭炳华善于培养人才,1991年开始在华港公司干杂活的肖强,现已成为独当一面的经营能手。
  如今,在全国饲料界小有名气的彭炳华,创业的雄心更大了。投资上千万元人民币在越南河内创办的饲料分公司,正在加快筹建中,这是福建饲料行业第一家跨出国门投资的企业;投资1000万元成立海运有限公司……
  除了投资创业,彭炳华这些年共捐款300多万元,大部分用于捐建西部地区的慈善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