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十二载边疆传科学——云南省孟连县勐马镇女农艺师朱丽旗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23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先进事迹③

十二载边疆传科学
——云南省孟连县勐马镇女农艺师朱丽旗二三事
本报记者 宣宇才
  一个“笑话”,激发出义不容辞的责任感
  1991年7月,朱丽旗从云南省思茅地区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分配到位于中缅边境的孟连县勐马镇农牧工作站。勐马镇群山连绵,沟壑万道,农业生产仍然没有摆脱刀耕火种、毁林开荒、广种薄收的落后生产方式,多数农民属于文盲、半文盲。看到此情此景,小朱心里有点凉,真想回城里去。然而,一个善意的“玩笑”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她决定扎根边疆推广农技。
  那是在上班的第一天,单位为大家接风。席间,一位同事讲了个“笑话”:在当地一次农技推广活动中,政府免费发放化肥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一些农民打开袋子,不知道里面白白的东西是什么,左摸右摸,只有花花绿绿的编织袋还结实有用,于是倒掉化肥,攥着空袋子回家了。听完这个真实的故事,朱丽旗感到酸楚。她想,全国不少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农民竟然不知化肥为何物,这是农科工作者的失职啊!晚上,她在日记中写道:“作为一名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宗旨。作为一名农技人员,让农民增产增收,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
  循循善诱,提高农民学农技的积极性
  朱丽旗走家串户,反复说服动员,各村组相继办起了夜校,她毛遂自荐做教师。勐马镇里傣族、佤族、拉祜族群众杂居,语言各异,交流困难。讲课时,朱丽旗便请当地村干部做翻译。
  在农技推广工作中,朱丽旗告诉农民:依靠科技才能促进农业发展。1997年,她与同事决定引进试种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时遇到强大阻力,农民祖祖辈辈以水育秧,没听说过旱种水稻。针对农民的顾虑,朱丽旗耐心讲解增产原理,当年有75户农民接受示范,结果平均单产达到586.5公斤,比常规方法种植单产高出近50公斤。农民高兴地称赞小朱为“大能人”。第二年,该项技术在全县普及。
  朱丽旗进一步研究如何把旱育技术推广到全镇陆稻生产区。为保险起见,她在全镇选择不同海拔的5个点,用不同品种试验50亩,同时规格化套种玉米。小朱白天与农户一起到试验地里进行旱育、移栽和观察记录,夜晚分析整理试验数据。经过100多个日夜的连续奋战,50亩旱育植种示范田平均亩产384公斤、玉米116.2公斤,分别比常规种植方法增产64公斤和38.2公斤,为全县山区陆稻生产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调整结构,让贫困的佤族村有饭吃、有钱花2002年,勐马镇安排朱丽旗到全镇最偏远、最贫困的双相佤族村挂钩扶贫。她一到村里就和村干部一起查找贫困原因。她发现,交通闭塞、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是双相佤族村贫困的根本原因。她白天与村干部组织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晚上培训农民学技术。从冬季一直苦干到第二年春天,全村在原有坡地上开垦出850多亩平整的台地。然后,朱丽旗多次跑到县农业局,引进“陆稻科教扶贫项目”,并实施旱育旱植、规格化套种等高产栽培技术,动员全村农户参与项目建设。当年,2340亩高产栽培田实现单产195.28公斤,每亩增产50.7公斤,受益农户每户增收200多元,人均增收60多元,基本解决了群众吃饭问题。
  光吃饱肚子不行,还得琢磨如何“抓票子”。朱丽旗和村委会同志通过分析当地气候土壤条件,认为种植橡胶、茶叶以及板栗等其他经济林果可以帮助调整产业结构,是迅速提高农民收入的捷径。于是,他们号召村民种植橡胶林1.56万多亩,人均经济林达到11亩,根据市场需求组建了两支橡胶专业队和一个橡胶加工厂。如今,逐渐富裕起来的双相佤族村通了公路,接上了电,结束了祖祖辈辈背水吃的历史。
  “12年来,我熟悉全镇530平方公里的一田一地,尽管生活比较艰苦,但能给边疆少数民族同胞添一点温暖,是我的人生价值所在。”朱丽旗深情地说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