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积极出机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24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积极出机遇
胡线勤
  干事业、促发展需要抢抓机遇,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国际环境,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怎样才能真正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无数事实证明,积极出机遇。只有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创造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机遇是奋斗的产物。机遇是指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时机和境遇。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对立统一,必然性是客观基础,偶然性是表现形式;机遇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其背后有着客观必然性。这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机遇是等来的“运气”,而实际上它是奋斗的产物。有位科学家说过,“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要获得机遇,就要有执着的追求、不懈的探索和长期的积累,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机遇又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而追求和寻找的结果,机遇的形成往往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目标越远大,越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守株待兔、坐享其成以至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是不可能获得机遇的。如果仅仅把机遇看作偶然性的东西,那就会陷入唯心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的泥淖,也就无所谓抢抓和用好机遇的问题。我国目前面临的难得发展机遇,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全国人民通过团结奋斗、开拓创新、顽强拼搏而赢得的。只有遵循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才能正确认识实际出现的偶然机遇;只有振奋精神、不懈奋斗,才能牢牢把握可能出现的机遇。
  积极创造机遇。机遇是客观的,但抢抓机遇离不开人们的主观努力;机遇对于人们是均等的,但只有善于抢抓者才能获得。积极是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也是一种抢抓机遇的方法。人类改造世界是主观作用于客观的活动,人作为主体,只有使主观符合客观、行为符合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只有充分发挥能动性,态度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精神饱满振奋而不是萎靡不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现机遇,更好地利用机遇,不断地创造机遇。积极的态度包括不断进取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科学求实的方法、刻苦钻研的习惯等,集中起来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遵循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提高预见性和洞察力,及时有效地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发现机遇、把握机遇。另一位科学家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如果没有远大志向、进取精神和积极态度,就会对机遇无动于衷,再好的机遇也会视而不见、白白错过;就不会珍惜机遇,再多的机遇也只能抓一漏万、利用不好。牛顿如果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力学研究,即使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砸破他的脑袋,他也发现不了“万有引力”定律。在相同条件下,为什么有些地区和部门能够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而有的却错失机遇、停滞不前?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待机遇的不同态度。
  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个大好机遇。然而,拥有机遇并不一定拥有收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始终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机遇、抢抓机遇,并不断地创造更多更好的机遇,在抢抓机遇中实现新发展,在创造机遇中开辟新天地,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