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不该留的一个不留——南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24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时政广角

不该留的一个不留
——南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纪实
本报记者 夏长勇
  政府的职能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当务之急是尽可能减少行政审批项目,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还权于社会。
  2001年,江苏南京市开始大刀阔斧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短短两年内,全市各级政府行政审批事项从1738项锐减至279项,削减率达84%,其中市级政府审批项目只保留60项,仅占原审批项目总数的22%。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削减审批项目——不该留的一个不留
  几年前,时任市委书记李源潮就指出,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与“富民强市”的目标不合拍,与“加快发展”的主旋律不协调,与“招商引资”的任务不适应。在时任市长罗志军的直接指挥下,2001年初,南京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改革的力度之大,出乎许多人的意料:2001年当年就削减了585项,减幅为33.66%。2002年再次全面清理,前后两次共取消审批事项974项,力求不该留的一个都不准留。按照“谁设定,谁清理”的原则,改革重点把握三条标准:对不符合“合法性”要求的,一律取消;虽然有合法性,但审批条款内容已不适应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的,也一律削减;通过市场机制或中介组织可以解决并能依法进行有效后续监管的,政府不再审批。同时,对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生产安全的审批事项,在处理时慎之又慎,决不简单地一“减”了之。
  削减之后,市政府要求政府部门每个审批事项的内容、条件、依据、范围、程序和时限必须在办事地点和政府网站公示;并规定符合审批条件但需择优审批的,必须以集体讨论、听证会、招投标、拍卖等方式进行,严禁“暗箱操作”。
  与此同时,南京市通过有关程序,对被取消的审批项目中涉及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截至今年2月底,共取消了25部(个),从根本上防止了被取消的行政审批再出现反弹。
  创新审批方式——体现政府服务功能
  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项目之后,南京市委、市政府按照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将工作重心放到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蒋宏坤多次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为此,市政府各部门突出“方便群众”这个核心目标,对审批方式进行大胆创新,提出了在街道建立“便民政务超市”、在区县推行“政务大厅”、在市级政府机构设立“窗口大厅”、建立网上虚拟政务工程的改革思路,加快推动由“民求官”向“官为民”的转变,真正实现“民有所求,官有所应”。
  在市监察局的牵头下,南京市还对保留下的行政审批项目逐个“过堂”,千方百计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参与审批的部门,从而使审批出现了4个“变”:
  变多头审批为一个部门审批。一方面取消交叉审批或重复审批;另一方面采取主办部门负责制的办法,规定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审批权只保留给主办部门一方,由主办部门协调解决,不让群众东奔西跑。比如,对市级国有企业“工效挂钩”方案的审批,原来劳动局、财政局都有权审批,改革后取消了财政局的审批权,方便了群众。
  变一个政府机关多部门逐个审批为“一个窗口对外”。目前,南京市工商、公安、交通等十几个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政府部门都设立了窗口服务大厅,申请人在一个窗口就可盖到这些部门几个处室的章,不再跑了楼上跑楼下,节省了时间。
  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根据规定,有些重要的事项必须由多个政府部门分别审批,为避免群众奔波之苦,南京市在市工商局开展试点,将申请注册企业的前置审批事项移至网上进行,并组织环保、卫生等23个部门参加,按照“工商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效能监察”的模式进行改革,实现了“并联式”审批,审批时间严格限定在12个工作日以内,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变一个系统多部门分散审批,为设立系统服务大厅集中办理。2002年,南京市在审批事项较为集中的建设系统成立了专业性服务大厅,至今已有计委、建委、国土、规划、市政等17个单位驻厅办公,为当事人提供“一条龙”审批服务。
  健全监督机制——让审批更透明规范
  南京市在赋予行政机关及审批人审批权力时,规定其相应的审批责任,明确各个审批环节的职责;同时建立了审监分离制度,实行一审一监,一审一核。
  南京市纪委、监察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对政府有关部门执行审批制度的情况进行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经常深入各审批部门随机进行审批责任检查,到办文窗口明察暗访。
  重大事项的审批事项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这是南京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又一重点内容。市委、市政府规定,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要进行社会听证;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审批事项,要实行专项审查(咨询)制度,尽可能减少决策失误。
  在浓浓的改革氛围中,2002年5月,南京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成立,中心设在市监察局,其主要职能是受理群众对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方面问题的投诉,让群众来监督行政审批工作。一年来,行政中心共受理各类投诉278次,其中涉及行政审批问题的投诉26项。
  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今年1—9月,该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已达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0%。古城南京正以其充沛的活力,引起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附图片)
  压题照片:南京市建设系统政务大厅一角。戴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