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200余位学界名人参与编纂信息时代“四库全书”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动工建设 三年内使我国知识资源总量的80%通过互联网实现社会共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24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体育)
专栏:

200余位学界名人参与编纂信息时代“四库全书”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动工建设
 三年内使我国知识资源总量的80%通过互联网实现社会共享
  本报北京10月23日讯 记者杨健报道:国内迄今最大的一项电子出版工程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这项名为《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工程计划在3年内完成200万本中文图书和200万本国内馆藏外文图书的建库、互联网资源整合、网络数据库的合作链接工作,从而使我国知识资源总量的80%通过互联网实现社会共享,并将其中80%的知识元素挖掘提炼成知识元数据库。
  杨振宁、周光召应邀出任《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顾问委员会名誉主任和主任,周光召、王大中院士担任编辑委员会名誉主任和主任,吴阶平、朱光亚、王选、王大珩、吴文俊、袁隆平、杨乐、金怡廉、王越、杨芙清、任继愈、王淀佐、巴德年、刘德培、钟南山、厉以宁等200多位学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强大阵容为工程的权威性奠定了基础。
  编委会主任王大中院士说,知识资源的整合与传播是知识创新与应用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在历史上,活字印刷术、电子印刷技术的发明,《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知识库的编纂活动,知识传播手段与方式的每一次革新,都曾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科技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逐渐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和传播中华文化,不仅关系我国科技、学术的发展和知识创新体系的形成,也决定着中华文化在这个全球化时代里能否继续发扬光大。
  从1995年6月起,清华大学利用光盘电子和网络技术,对我国学术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和传播,建立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以光盘和网络形式连续出版的知识资源数据库,目前已建成拥有1200多万篇(部)文献图书资料的CNKI数字图书馆,每天更新文献近万篇,在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图书情报部门、政府机关、医院、企业和中小学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上日均访问人数超过百万,为《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计划收录我国各类知识资源的80%,力求囊括国内外各个学科专业领域的所有研究成果和知识内容,提炼知识精华,梳理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网络,构造各类知识挖掘模型,为知识学习和知识发现提供全面服务。《总库》的建设分为基本信息库、知识仓库、知识元数据库三个层次,计划到2006年,使2003年以前的国内各类科技文献收全率达到90%,国内馆藏外文科技图书文献收全率达到85%;国内人文社科图书文献收全率达到80%,国内馆藏外文人文社科图书文献收全率达到60%,并在此基础上将隐含在文献资料中的知识单元提取出来,建成知识元数据库,直接对知识进行分类,构建它们间的链接网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