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洼地崛起新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26
第4版(要闻)
专栏:

洼地崛起新农村
本报记者 王昭
  宽阔的柏油马路、大片合资和独资企业的厂房、风景秀丽的景湖公园、整洁恬静的农家小院……眼前的张村镇让人难以相信———上个世纪90年代,这里除了山便是一处处的洼地,和威海市的其他乡镇比,显得十分落后。
  为了这片土地的发展和崛起,张村镇几任党委和政府领导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2000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对镇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一番调研后,他们认为,张村镇要想突破性地发展,必须采用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方式,首先发展工业,狠抓镇区建设。但发展工业仅靠原有的集体企业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外来资金的力量。张村镇喊出了“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服务者是公仆”的口号。
  张村镇以招商引资为发展的突破口,一边招商引资,一边搞镇区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1.6亿元、已初步竣工的大光华国际学校。这里曾是镇驻地办公大楼的选址,客商看中了这个地段,镇政府马上让出。至今,镇政府仍在一幢简陋的楼里办公。
  经过3年的努力,张村镇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0年,全镇总产值14.8亿元,财政税收1786万元,固定资产1.8亿元。2001年,全镇总产值17.7亿元,财政税收2450万元,固定资产2.5亿元。2002年,全镇总产值19.5亿元,财政税收4709万元,固定资产4.5亿元。今年1至8月,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5.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0.3亿元,财政税收完成3425万元。张村镇3年迈出了三大步,一年一个新台阶。
  目前,张村镇已经引进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78个外资项目,内资项目也已达到250多个。以政策、服务优势为强力补充,超前调整、拓展招商引资领域和方向,尽快实现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新兴技术、资本和税收密集型产业转移,是张村镇目前的奋斗方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