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兴边富民有能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26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兴边富民有能人
本报记者 翟启运 姜洁
  9月底,记者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那垌乡高林村。迎接我们的是派驻高林村已经一年多的“兴边富民”工作队队长江德广。作为“兴边富民”工程的一项具体措施,去年6月,防城港市从全市抽调108名各级干部,组成25个工作队,进驻沿边公路25个行政村。身为市刑警支队副处级侦察员的江德广被委以重任,来到了广西54个贫困村之一的高林村。
  “刚到高林村的时候,村里的沿边公路没有正式开通,群众面临行路难、饮水难、入学难、看病难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说起村里的情况,江德广便滔滔不绝。
  以江德广为首的5名工作队队员进驻高林村后,很快上马了15个项目,从各方筹措365万元资金,逐个破解村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不仅通了电、广播、电视、电话和自来水,还兴建一批砖瓦房,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配合沿边公路通车,修建了2条村级路和1座桥;为村民担保了低息贷款,帮助他们购进了种羊、种兔、种牛和优质树苗搞农业种植养殖业……
  短短一年时间,高林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该村不到300元的人均收入,一下子翻了一番。江德广说:“最重要的是,村民们改变了封闭心态,萌发了商品意识。”
  帮村民富起来的工作队自然受到了村民们的拥戴。今年6月,当防城港市委、市政府决定第一批工作队收队的消息传来,高林村的村民写请求书、盖指模,专程到乡政府“上访”,要求江德广他们一定要留下来。
  于是,江德广和另外两名工作队队员没有按期回原岗位,依然每天走村串寨为兴边富民奔波着。“经过考察,今年我们决定重点发展旅游业。”他拉来城里的老板,又自筹部分资金,办起了“桃花溪休闲山庄”,培训了瑶族风情歌舞表演队,自开业以来,就吸引了大量周边城市的游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