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巴基斯坦冷淡回应“橄榄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28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解析

巴基斯坦冷淡回应“橄榄枝”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陈一鸣
  巴基斯坦外交部长迈赫穆德·卡苏里10月24日对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表示,新德里22日提出的12点和平建议其实是在使用拖延战术,意在回避全面对话。此前,巴外交部已在印度提出和平建议的当天发表声明说,印方的建议令人失望,因为新德里“在提出这些建议的同时,重申其拒绝接受巴基斯坦提出的恢复实质性和持续对话以解决所有问题、其中主要是克什米尔问题的建议”。面对印度抛来的“橄榄枝”,巴基斯坦态度谨慎、反应冷淡,仿佛向新德里“泼去了一盆凉水”,印度媒体所期许的新建议“一扫笼罩在两国关系改善问题上沉闷气氛”的愿望也随之落空。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22日主持召开内阁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与巴改善关系的12点和平建议,其中包括继续进行有关恢复两国重开民航航线的谈判、开通印控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和巴控克什米尔首府穆扎法拉巴德之间的公交运营以及孟买至卡拉奇之间的海上航线等。印度外长辛哈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这一揽子和平建议是瓦杰帕伊今年4月18日向巴方提出和谈倡议的继续,印方期待着巴方作出积极回应。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巴基斯坦之所以没有作出印方期待的“积极回应”,而是用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来对待瓦杰帕伊的“热情”,主要原因在于巴方认为印度的建议缺乏应有的诚意,不过是在明年大选前为自己造势、赢分的“选举动作”而已。
  辛哈在2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瓦杰帕伊将不会在明年1月于伊斯兰堡举行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会议期间会见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并且认为巴仍然将“越境恐怖活动”作为对付印度的一种手段,重申“反对恐怖主义、特别是越境恐怖主义的战斗仍将继续”。尽管这些指责充其量不过是在重谈一些“老调”,但在巴基斯坦听来肯定仍十分刺耳。在巴方看来,克什米尔问题才是印巴关系的核心问题,并不断要求印度“停止用暴力镇压克什米尔人民”。巴基斯坦认为,此次印方在12点和平建议中不谈克什米尔问题,显然是故意避重就轻,是对对话毫无诚意的表现。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今年4月18日首先向巴基斯坦表示,为了解决两国间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愿意与巴方进行对话。10天后,巴总理贾迈利给瓦杰帕伊打电话,邀请其在“方便的时候”访问伊斯兰堡,从而最终打破了印巴关系自2001年12月印度议会大厦遭恐怖袭击后长达17个月的僵局。此后,双方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和公路交通往来。
  但是,印巴重启对话进程和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速度比人们期望的要慢得多,唇枪舌剑自然少不了,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更是不时发生小规模交火。错综复杂的历史、宗教和领土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化解,两国政府谁也不可能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轻易让步。由于印巴间贸易和商业飞行中断,印度公司一年要损失数百亿美元,所以印度在12点和平建议中非常看重两国航空联系与贸易的恢复;而巴外长卡苏里24日对媒体表示巴希望同印的对话“涵盖两国间的所有问题”,表明了巴仍坚持在讨论航空、贸易与交通问题时不能将克什米尔问题抛到一边的立场。
  今年12月印度将举行5个邦的地方选举,2004年还将举行全国大选。此间研究南亚问题的专家认为,印度政府在沉寂了数月之后此时向巴伸出“友谊之手”,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执政的全国民主联盟的外交得分,在明年的大选中获得更多选票。有分析人士指出,恐怕只有等到明年印度大选尘埃落定之后,巴基斯坦与印度才有可能进行“认真而严肃”的对话。
(本报伊斯兰堡10月2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