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李铁映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建筑法执法检查情况时强调 依法治业 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28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铁映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建筑法执法检查情况时强调
  依法治业 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本报北京10月27日讯 记者傅旭报道: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在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建筑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强调,依法治业,促进建筑业健康快速发展。
  李铁映说,5年来,建筑法的实施情况总的是好的。建筑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建筑业走上了依法治业的轨道,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稳中有升,建筑市场秩序趋于规范,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有所减少,保障和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李铁映说,建筑法颁布后,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部制定了21件规章。各地人大、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加强与建筑法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建设。全国有31个省(区、市)制定了50多件相关地方性法规和大量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废止了一批不适应建筑业发展的文件规定。通过完善法规、规章,使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得到细化和补充,增强了法律的操作性,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建筑法律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建筑法的贯彻实施。
  李铁映说,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发承包管理,大力推行建筑项目公开招标,工程招标水平和招标率都有明显提高。全国97%的地级以上城市逐步建立和规范了有形建筑市场。全国工程建设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建设部开展的两年一次全国房屋建设工程质量抽查结果表明,工程质量抽查合格率由1996年的84.2%上升到2001年的95.4%。全国建筑安全总体形势逐步好转。2002年,建筑业每百亿元产值死亡人数为6.97,比1998年下降40.58%。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建筑领域违法违规行为。1999年以来,国务院将建筑市场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开展了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和整顿建筑市场工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查处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工程项目2.4万多个,违法违规单位1.6万多家。
  李铁映在报告法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时指出,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据建设部统计,2002年施工死亡人数1297人,仅次于交通和煤矿。建筑各方主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管理薄弱,甚至违法违规的现象。
  李铁映说,当前拖欠建筑工程款相当普遍,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建设部提供的数字,到2002年,全国建设单位累计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达3365亿元,相当于当年建筑业总产值的19.6%。从检查的5省看,2002年,工程款累计拖欠额分别相当于本省建筑业总产值的12.2%至33.9%。仅陕西建工集团一家企业累计被拖欠工程款达11.6亿元。从全国的情况看,拖欠最为严重的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政府投资工程,分别占拖欠总额的39.6%和26.7%。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投资工程形成的拖欠,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助长了拖欠之风的蔓延。他说,由于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和一些其他因素,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和材料款也相当普遍。
  李铁映还指出,各地反映,建设单位与投标单位或招标代理机构串通,搞虚假招标,明招暗定,签订“黑白合同”的问题相当突出。目前在招投标、项目审批、设备和材料采购中行贿受贿、贪污腐败问题相当严重。据有关方面统计,近年来查处的行贿受贿案件中,发生在建筑领域的占1/3以上。
  报告在肯定成绩、指出问题的同时,提出建议:进一步提高对贯彻实施建筑法重要性的认识;从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抓好工程质量和安全;从查处“黑白合同”入手,规范和监督建设单位行为;认真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将建筑法修订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计划,今年7月至9月中旬,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建筑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分赴黑龙江、陕西、河南、江苏、四川省检查建筑法实施情况,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委托天津、山西、山东、广西、甘肃省(区、市)人大检查了本地区的贯彻实施情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