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逼上梁山风光无限——天津报刊投递市场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28
第4版(要闻)
专栏:

逼上梁山风光无限
——天津报刊投递市场透视
本报记者 傲腾
  走进天津的机关、企业、社区、公寓,凡是收发室或投放报刊的地方,你可以看到:同一处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报箱并列着,这是该市报刊投递发送市场打破以往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三足鼎立的投递发行网络的标志。那么,这种报刊投递市场的竞争给报刊媒体,给投递企业,给读者带来了什么?
  蓝报箱——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投递网络的设置。
  天津日报早在1988年就在全国率先走出自办发行之路,现在已形成了拥有4000多名职工,投递本报业集团出版物外还投递全国各地报刊30多种,日投递150万份报刊的覆盖全市城乡的大型投递发行网。无论城市或乡村,他们的投递费仅占报费的22%,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这个投递网开展多种服务,经营售报亭零售报刊,开展各种配送业务和家政业务。
  红报箱——一个改变《今晚报》命运的精灵。
  1994年是天津《今晚报》创刊10周年,但《今晚报》的发行量始终徘徊在30万份上下,如何突破现状,成为《今晚报》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问题。他们决定在原邮发体系外另辟蹊径。经过与邮发部门协商,原有的30万订户全归邮发部门投递。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和公费订阅全由邮政部门投递并开拓新订户。《今晚报》送报队伍则把住宅区的自费订阅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和市场,把红报箱作为标志,开始了另一条发行渠道的启动。创建仅3年时间,红报箱新开拓订户30万份,《今晚报》的发行量翻了一番,由原来的30万份上升到60万份。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红报箱的网络已逐步完善,建立了总站、区站、发行站三级管理系统,全市共设立40多个发行分站,共有2800名投递员遍及全市各个角落。他们还拓展了外报部、奶管部、家政部等新业务,红报箱已成为津门一个叫响的品牌。
  绿报箱——绿是邮发老企业的标志性颜色,它是生命的象征,也象征了邮发老企业的生命力。
  在报刊自办发行的市场竞争中,天津邮发企业传统的发行投递业务受到严重冲击,面对日渐复杂的市场形势,天津邮政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发展空间,依托现有投递网络,积极开发网上增值业务项目。他们在传统报刊邮件投递的基础上,与多家企业合作。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将其书友会的专递业务由天津邮政代理,目前,每月通过天津邮政投递网络投递出的书友会图书都达万余册。
  另外一项网上增值业务就是邮递广告业务,天津邮政积极与房地产业、快餐业、家电业及电信等商家合作,开发广告专递业务,目前每月通过天津邮政投递网投出的广告都达几百万份。
  另外,新开通的邮政入户代收电话费业务也颇受欢迎,该业务自2003年4月份开通以来,已为10余万户电信用户办理了上门代收话费业务,代收金额达800余万元。
  天津邮发市场的竞争,给报刊读者和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报刊上楼,米、面、奶、菜进家,交电话费,办理邮件……一切可代劳之事皆有代劳。天津报刊媒体也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发行量成倍增长,广告收入攀升,各报刊的实力增强。
  红、绿、蓝三种报箱,起初也许互相有过排斥、抵触、误解,可以说,是绿报箱“逼”出了蓝报箱、红报箱,而蓝报箱、红报箱反过来逼绿报箱上了“梁山”,三个报箱上了“梁山”之后,谁也没有料到“山顶”的风光是如此美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