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健全国际金融体制 促进资金合理流动——八论《世界经济发展宣言》(草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28
第7版(国际)
专栏:

健全国际金融体制 促进资金合理流动
  ——八论《世界经济发展宣言》(草案)
景学成 阿得莱·斯迪文斯吉米·克莱克
  《世界经济发展宣言》(草案)指出:“为便利资金流通,必须建立支持世界经济发展的更加公正合理的金融体制,以保持稳定的经济环境,使国际贸易的成果造福世界各国。”
  建立公正合理的金融体制,对优化配置世界资源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这种金融体制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弥补本国资本和技术的不足,推进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加快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发达国家剩余资金开拓投资渠道,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市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20世纪80至90年代,国际金融发展急剧加快,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增多,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使国际金融交易的扩张速度,远远超出经济贸易的发展速度。据世界银行2001年《全球发展融资报告》数据显示:资本交易总值1980年为5万亿美元,2000年达到83万亿美元,增长15.6倍;全球资本市场流量1991年为7940亿美元,2000年达43240亿美元,增长4.4倍;外国直接投资(FDI)1991年为1600亿美元,2000年达11180亿美元,同期全球净私人直接投资年率已经超出全球GDP和国际贸易的年增长率。
  如果说在上个世纪的前半叶,工业化国家靠国际贸易在全球称雄,在下半叶发达国家则是靠金融资本输出入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日益被边缘化。据2003年英国《银行家》公布的数据,全球1000家大银行总资产为46.5万亿美元,其中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大银行资产总额为40.7万亿美元,占87.5%。另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的资料显示:2001年全球上市公司的市值总额为32.1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总量为29.9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只有2.1万亿美元。而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2003年8月公布的报告指出,2002年全球FDI总存量为7.1万亿美元,是1980年的10倍之多。尽管在此期间发展中国家占有的FDI存量占GDP的比重由5%提高至19%,但是发达国家去年仍占有全球FDI总存量的2/3,为4.6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资金分配格局的边缘化又加剧了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据联合国统计,2001年占世界人口13%的发达国家占有全球年产值的77.8%,而占人口近半数的低收入国家仅为5.6%,这是引发反全球化浪潮的根本原因。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逐渐表露,越来越不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金融脆弱性———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倒闭、金融动荡、公司丑闻、货币危机接连不断,暴露了国际金融体制脆弱和抵御危机乏力的缺陷。
  金融局限性———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动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现行的国际金融体制是发达国家主导的体制,游戏规则由发达国家制定,资金优势和主要金融中心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利益难免受到忽略或损害。
  金融波动性———国际金融体制的脆弱与局限直接导致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而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则是国际外汇市场波动加大的根本原因,现行的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汇率机制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克服国际金融体系的上述弊端,应该按照《宣言》的原则,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新秩序,恰当处理富国与穷国、大国与小国的利益差异。
  首先,建立适合各自国情的现代金融体制。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努力建立和完善适合各自国情的现代金融体制,包括现代金融组织体系、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现代金融监管调控体系。建立现代金融体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动员本国储蓄,并将储蓄转化为投资。
  其次,合理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融资。解决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外部融资必不可少。外部融资包括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发达国家的资金援助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融通支持。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中低发展国家而言,投资环境和资本回报率是影响这些国家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基本因素。
  再次,增加发达国家官方援助。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必不可少,近几年这种援助呈逐渐下降趋势,有些发达国家的援助已经低于联合国规定的指标。据世界银行2001年《全球发展融资报告》显示,1990年至2000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从552亿美元下降至386亿美元。这不仅延缓了发展中国家可能的经济增长,而且也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发达国家应努力根据第三届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会议重申的要求,兑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占国民生产总值0.7%的承诺,将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0.15%至0.2%用于援助最不发达国家。
  第四,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督机制。一是要有效监测和规范国际资本流动,建立科学、合理的国际准则和标准,以确保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二是要加强跨境监管,特别应加强对主要国家金融运行和主要金融中心运作的监督,避免主要货币汇率的过度波动;三是提高金融机构信息透明度,以利于投资者了解和规避市场风险。
  第五,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金融运行机制。发达国家应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对话与协商机制,探讨建立符合各方利益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发达国家要关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秩序建立中的利益和需求,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度与条件。而发展中国家也应看到自身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局限,加快融入国际金融新秩序。
  我们相信,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公正合理的国际金融新体制必将建立起来,它将促进资金有效合理流动,便利世界贸易促进经济增长,为全世界人民造福。
  (注:景学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阿得莱·斯迪文斯为美国前国会议员,吉米·克莱克为英国欧洲一体化与国际商务管理教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