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走出去”的堡垒更坚强——湖北电建一公司国外工程建设单位党员风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28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加强改进国企党建

“走出去”的堡垒更坚强
  ——湖北电建一公司国外工程建设单位党员风采
国姿轩
  这几天,湖北电建一公司党办主任江峰正忙着准备国旗、厂旗和四季度党委工作安排及学习资料,因为过不久,该公司将有一批职工分赴在建的马来西亚、苏丹、伊朗等国电站工程,让他们走时带上。
  这一传统在湖北电建一公司已整整保持了20年。1983年以来,该公司在亚洲、非洲的9个国家承担电力工程建设任务,工程装机总量达341.8万千瓦,约占国内同行同期境外承包工程总量的53%,为国家创造外汇收入2亿多美元,成为我国最先跨出国门并在国外工作时间最长、承接工程量最多的一支电力施工队伍。
  一个中国内陆省份的电建公司,取得如此业绩,其动力从何而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汛说,总结公司20年境外创业的历程,成功的关键是我们拥有一支思想过硬、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
  全国劳模、共产党员李彩霞是一位女焊接班长。在巴基斯坦古杜电站工地,她带领全班19名同志冒着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在被晒得发烫的物件上拼命工作,脸烤肿了,皮鞋烧破了,他们没有叫苦,没有退缩,确保了14500个安装焊口水压试验一次成功。李彩霞出国时女儿不到两岁,回国时,一年多不见的孩子见到她竟把她喊成“阿姨”。
  安装巴基斯坦木扎法戈电站4号机组时,为避免中方工期每推迟一周将承担83万美元高额罚金的严峻局面,工地全体党员顶着40多摄氏度高温,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提出了“宁愿瘦我十斤肉,要保工期按时完”的响亮口号。他们的行为带动了全体职工,人人憋足一股劲,确保了机组按期并网发电。而在菲律宾的热带雨林中、在尼泊尔的蛇山上、在伊拉克战火里、在伊朗的烈日下,有的党员“打摆子”,打完吊针,接着干;有的党员获悉国内亲人去世,把信揣进兜里,一声不吭,埋头苦干;一些大龄青年党员把婚期一拖再拖;女党员们为工程,顾不上家、顾不上孩子……
  湖北电建一公司思想过硬、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素质,来源于长期而卓有成效的党组织“堡垒”建设。该公司国外工程思想政治工作的“铸、树、融、塑”四字工作法取得明显成效,即:“铸民族魂、树先锋旗、融企业情、塑电建形”,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极大促进了国外工程建设和市场开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