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解决“三农”问题要有新思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0-28
第16版(经济专页)
专栏:

解决“三农”问题要有新思路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杨庆才
  农村是孕育无限生机、承载九亿农民实施“三个文明建设”的广阔天地。农业是安天下、稳社会的大产业,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第一保障线。农民是特别勤劳、朴实、善良,特别能吃苦,特别肯于奉献的衣食父母。现时存在的“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全面进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以至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由于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农民占有的生产资料少,经营规模小,自身能力弱,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抗御经常遇到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而进入新时期,长时间出现的农产品滞销、农民收入滞缓、社会化服务滞后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收入差别也在明显拉大。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对国家贡献越大,自身的困难也越大,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同志都对解决好“三农”问题做出过重要指示,着重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上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这就赋予各级政府以重大的历史责任。作为从事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创造性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进求变,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有的放矢地实现工作思路的创新。俗语说:“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就没有前途。围绕现阶段的发展思路创新,我认为应注重把握好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要有新理念、新思维。新理念主要体现在对“三农”的认识上。对于农业,要充分认识到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必须要有新思维,简单的讲就是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用城乡统筹的思想促进农村进步,用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的办法富裕农民。有了这样的新理念、新思维,确定发展新思路也就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要有新定位、新定型。农业作为与人类发展共始终的永恒产业,它的功能是不断演进和不断强化的。在农业社会,农业是衣食之源,其功能主要是提供粮棉油等农产品;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还承担了提供工业原材料,积累了工业化资本,提供劳动力,创造外汇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农业又增加了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国家发展战略,我们应把农业重点定位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创造就业机会、保持社会稳定和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这五大功能,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在农业的定型上,要着眼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目标,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有了这样的定位、定型,确定发展新思路就有了明确的思考依据。
  三是要有新方向、新目标。根据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攻方向,就是围绕“三增一稳”(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县域经济实力增强,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基本目标,突出抓好“三精产业”,即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和精深加工业。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办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渠道由少到多、专业化生产规律由小到大、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弱到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由低到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和产品质量由粗到精的历史性转变,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了这样的方向、目标,实施新的发展思路就有明确的工作重点。
  四是要探索新途径、采取新措施。主要是坚持非均衡发展的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好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坚持非均衡发展,必须发挥比较优势,搞好区域布局,实现重点区域率先突破;必须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主导产业率先突破;必须注重发展民营经济、民本经济、民生经济,鼓励科技能人、经营大户加快发展,实现优势群体率先突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增强农业发展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作为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科技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不断创新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在实践中,要努力推进种植基地化、养殖小区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资多元化、项目工业化。有了这样的途径和措施,实施新的发展思路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总之,农业和农村经济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新的阶段,无不是创新的结果。实践无尽头,发展无终点,创新无止境。我们只有以突破前人的勇气不断创新,才能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