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听宏志班毕业生讲述——穷孩子的成长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1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新闻纵横

听宏志班毕业生讲述
——穷孩子的成长故事
本报记者 丁伟
  在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有一个特殊的高中班,组成这个班集体的是一群生活异常贫苦的孩子。当你询问他们的经历,孩子们会告诉你:我的爸爸因病去世了;我的妈妈常年卧病在床;我的父母早已离异了……闪着泪光的眼睛让你不忍面对。
  这又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欢声笑语的班集体,家庭的贫困、生活的磨难没有磨灭他们坚强的意志,来自学校、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为他们铺平了求学之路。如果你问他们生活苦吗?他们会告诉你:苦,但我们感到幸福快乐!
  从1995年创办全国第一个宏志班至今,广渠门中学招收了9届共500余名宏志生,其中前6届的270名学生已经毕业。这些毕业生正带着宏志班赐予他们的特殊精神财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他们的人生之路。
  日前,在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首届宏志班班主任高金英老师的帮助下,记者采访了几位宏志班毕业生,听他们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好梦开始的地方
  王萍,首届宏志生,1998年考入北京外交学院,2002年因成绩优异被保送硕士研究生。
  在我的记忆中,少年时光是在垃圾堆中度过的。我的爸爸、妈妈都是环卫工人,成天和垃圾打交道。我家的生活很困难,我和弟弟经常穿着别人送的衣服去上学。我们全家住在垃圾楼上,有时看到垃圾堆中有一些还不算破旧的衣服被白白扔掉,爸爸就捡回来煮干净给我们穿。
  1995年我就要初中毕业了,可能不能上高中,我心里没底。不是因为考不上,而是家里的生活实在太难了。临近中考,老师告诉我,广渠门中学要办免费高中班,专门招收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凡有北京市正式户口,家庭人均收入在生活贫困线以下的初中毕业生均可以报考。
  通过考试,好运降临到我的头上,我有幸成为首届宏志班的一员。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们全家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对我来说,宏志班是好梦开始的地方。在这里,学校不仅为我们免去了所有的学杂费,而且每人每月发120元生活费,社会各界还不断捐钱捐物,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了学业。我不是宿命论者,但我相信生命中的每个果必有它的因。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宏志班,真不知道今天的我会是个什么样子。
  和王萍一样,有幸进入宏志班的穷苦孩子都在这里圆了他们的求学梦,进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如今,前6届宏志生100%考上了大学,其中85%就读于重点大学,前两届的近100名学生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使家庭经济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曾靠四处借钱交学费的首届宏志生袁奕从北京外交学院毕业后,去年赴英国留学;第二届宏志生刘刚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今年又被保送上了研究生;当年居无定所的首届宏志生高岭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今年年初贷款买了一套住房,不久就要乔迁新居……高金英老师骄傲地说:宏志生个个“拿得出手”。
  馒头就酱豆腐
  高明,第六届宏志生,今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03—11班班长。
  我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在我出生10个月时,亲生父亲因脑溢血去世。1998年11月,妈妈被确诊患了肾癌,只能靠药物维持。过了不久,十分疼爱我的继父又因胰腺癌永远离开了我们。为了照顾妈妈,我休了学。
  我的命运是在2000年改变的。那年9月,我走进了宏志班这个大家庭。在这里,老师们不仅传授文化知识,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走出贫困的心理阴影。班主任老师经常鼓励我们说:“你们现在是穷,不能和别的孩子比吃穿。但贫穷不是耻辱,若干年后,当靠自己的力量立足社会时,你们一定不比别人差。”
  到北京交大报到时,我仅从家里带了200块钱。我告诉妈妈,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大学学业。为解决生活费,我积极报名参加勤工俭学。我有两份工作,一是给学校的一个实验室打扫卫生,月收入100元;二是做家教,一周两次,一次30元。现在,我已经有了700多元的积蓄。
  快半年了,我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每天的伙食费严格控制在5元以内。为增加营养,有时中午我在学校食堂吃一个3块钱的“小炒”,到了晚上,我就吃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就酱豆腐,味道也是蛮香的。
  宏志班的学生没有富爸爸、富妈妈,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困苦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更加懂得自强自立的重要性。据了解,在学校学习期间,宏志生几乎都在勤工俭学。有的学生不但不向家里要一分钱,还用自己挣来的钱贴补家用。他们在生活上一般比较简朴,学习都很用功。第四届宏志生唐来明说:“宏志班的班训是‘六个特别’,即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在我看来,这‘六个特别’最重要的是特别能吃苦、特别有志气,这是宏志班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绿荫对大地的情义
  张文燕,第三届宏志生,2000年考入北京外交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大四学生。
  我的妈妈是个残疾人,因小儿麻痹后遗症而下肢瘫痪,没有工作。1994年,爸爸抛下妈妈和我,组成了新的家庭。从此,爸爸再也没有回来过。
  1997年进入宏志班后,我无时无刻不被身边涌动的爱感动着。我享受着爱,珍惜着爱,同时梦想有一天用自己的爱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上大学后,我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勤工俭学,我用打工挣来的钱资助了母校一位低年级的宏志生。
  如今,离开宏志班已经3年多了,我时常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3年的美好时光。我们把青春播种在这里,因为这里有肥沃的土壤。当我们吸收了养分,茁壮地成长起来后,我们将用浓浓的绿荫感谢大地,感谢阳光、空气、水……
  “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这是每一个宏志生都铭刻心底的宏志誓言,也是他们的人生信条。在1998年抗洪救灾中,刚刚高中毕业、准备上大学的第一届宏志生,把他们在暑假勤工俭学挣来的数千元钱捐给了中华慈善总会;上大学期间,许多宏志生积极参加义务献血、捐赠角膜等公益活动;第一届宏志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部分人把第一个月的工资捐赠给宏志班……
  宏志生们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附图片)
  第一届宏志班合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