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巡海追天洒青春——中国载人航天历程之远洋测控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1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巡海追天洒青春
——中国载人航天历程之远洋测控篇
本报记者 赵亚辉
  在惊涛骇浪中追星赶月,在茫茫大海上燃烧青春,在亲人的牵挂中扬帆远航。25年来,“远望号”远洋测量船队44次远征三大洋,累计航行100多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40多圈,50余次执行航天发射的海上测控任务,测控成功率达100%,创造了世界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他们是天海间顶天立地的英雄。
  11月7日,当我国首次载人航天试验成功的庆功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时候,有一群参试的幕后英雄没能到现场分享成功的喜悦。他们是在“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上工作的科技人员,此时此刻,这些已经出海60多天的“远望人”正在风大浪高的大洋上远望祖国。
  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远望人”在茫茫大海上燃烧青春,用行动为载人航天精神加上了最好的注解。25年来,他们44次远征三大洋,累计航行100多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40多圈,50余次执行航天发射的海上测控任务,测控成功率达100%,创造了世界航天测控史上的奇迹,为我国航天事业跻身世界前列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从一片空白开始
  世界上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的时候,由于其射程仅为几百公里,一部雷达就能完成对它的全程跟踪和测量。随着世界航天技术的发展,远程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等航天器相继研制成功,本土上的测控站已不能满足测控的需要。于是,活跃在占地球71%的海洋上的机动航天测控站——远洋测量船应运而生。
  1967年,我国的远洋航天测控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关怀下从一片空白开始,那时,世界上只有美国和苏联拥有这种技术。面对全面的技术封锁,我国的科技人员下定决心,不论遇到多少困难,不论遭受多少挫折,也要让我国自己的测量船驰骋在蓝色的大洋上。
  海上测控与陆地测控完全不同,在海水翻涌、船体摇摆、天线晃动等复杂动态的环境下,只有短短几百秒的时间,去准确测量和控制高速运动的航天器,极小的失误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许多科技设备在陆地上使用良好,但一到海上就会“晕船”,因为船体的摇晃和盐雾的腐蚀都可能造成机器故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测控工作就难以正常进行。为了让大型电子计算机在执行任务中不出现任何故障,必须搞好预先维修,使设备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一次试验中,高级工程师崔文荣带领同事,昼夜奋战半个月,拆下了7000多块插件板,测试了近万个元器件,排除大小故障51处,当各种技术指标终于全部达到要求的时候,崔文荣累得直接睡倒在机房的地板上。
  电磁兼容是海上测控的国际性难题,一艘测量船上集中了通信、测控、导航、气象等系统的10多套设备,在不足1000平方米的甲板上,耸立着60多副大大小小的天线,每一副天线都会产生很强的电磁辐射。在难题面前,“远望一号”的总工程师陈道桂没有退缩,他克服了长期分居带来的家庭困难,和同事们查阅了大量资料,进行了无数次的设计、论证和试验,终于攻克了这一难关,获得了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海上测量需要进行长距离的远洋航行,为了收集第一手航海资料,在建造“远望号”的同时,10名同志就跟随远洋货轮漂洋出海,进行了艰苦的远洋实习。在15个月时间里,他们航行了11万余海里,航迹遍布三大洋,停靠了12个国家和15个港口,掌握了航海、操船和测天定位等远洋航行技能。
  海上测控没有固定的海域,要根据测控对象的飞行轨道而定。有一次,需要“远望号”到一个无人涉足过的海域执行任务。不明海域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会葬身海底。“远望号”在没有完整海图资料的情况下远洋探险,以勇敢无畏和科学求实的精神,将试验海区筛了一遍,开辟出一条3300海里的安全航线,确保了测控任务按时完成。
  正如“远望人”所说:路是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在10多年的科研攻关中,“远望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拼搏精神,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掌握了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稳定跟踪、定姿定位、精确标校、电磁兼容等高难度技术,使综合测控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漂泊天涯为航天
  有人以为远洋航行十分浪漫,其实不然。船上的空间有限,收不到电视广播,几乎与世隔绝,船员们只能长时间呆在潮湿狭小的舱室里,生活十分枯燥,还要时刻面临狂风大浪的袭击。每次执行任务,海上生活少则一月,多则数月,最多时一年有半年在海上度过。任务期间一般不靠港,不补给,船员们吃不上新鲜蔬菜,洗不上澡,睡不好觉。一个航次,最多要跨越8个时区,经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遇到大风浪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要晕船呕吐,有的连胆汁都吐出来了,但是他们一边吐一边还要坚持工作。
  船上最艰苦的地方是主机舱,这里是船舶的心脏,马达轰鸣,最高温度达到58摄氏度,最高噪音110分贝。凡是在这里工作3年以上的船员,都不同程度地患有耳膜内陷、心率不齐的职业病。“远望三号”船轮机长李德胜在这种环境下已经有很多年,他不知道自己在机舱里留下了多少脚印,更不知道洒下多少汗水。
  高级工程师王火根是搞惯导陀螺的专家,20多年前,年近不惑的他立志报效祖国,放弃了在天津的工作,毅然来到了“远望号”测量船。由于长期坚持出海和超负荷的工作,他身患腰肌劳损、关节炎和严重的胃溃疡,并多次溃疡出血,但他每次任务前还是坚持要求出海。医院屡次把他列进不能出海的人员名单,他却说:“关键时刻休息,心里不踏实。”从“远望号”第一次出海执行任务,到此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一直战斗在一线的王火根没落过一次任务,同事们都管他叫“永不停转的陀螺”。
  当过6年“远望号”船长的许培金是第一代“远望人”,为了熟悉大洋的水文地理,他先后到达13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考察,他没有买一件高档消费品,而把收集到的几十公斤港口资料一份不少地背了回来,还为国家节省了按标准可享受的1/3的外汇。他先后远航19次,相当于绕地球走了20圈,有公司老板看他技术过硬,开出高薪聘他当船长,他谢绝了,他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拿钱的多少,要看他对祖国的贡献。”
  在“远望三号”船内部的计算机网上,青年船员们开设了一个表达心声、相互交流的BBS论坛。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关于“为什么要在船上工作”的讨论:在船上,待遇并不比在陆地上工作的同学优厚,我们大学毕业生为什么要在这里奉献自己的青春?讨论最终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答案,但是从此这个BBS论坛有了个名字,叫“英雄不懂”。在与船员们朝夕相处的过程中,笔者理解了他们的心意,他们并不是说自己是英雄,相反,每个人深深知道,在载人航天这个宏大的事业中,自己只是一颗螺丝钉。但是,谁又能否认,他们也是英雄,他们也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为祖国的航天大厦添上了一块砖,加上了一片瓦。
  舍小家,顾大家
  记者在“远望号”上采访时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80%以上的船员电脑的桌面或者屏幕保护都显示着孩子或爱人的照片,他们在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远方亲人不尽的思念。为了祖国的远洋测控事业,许多“远望人”不仅默默地奉献自己,还默默地奉献了家人应该得到的天伦之乐。
  现任测量船基地总工程师的张忠华在“远望号”船上工作了11年,他一年有2/3以上的时间是在海上、机房里和出差中度过的。他11岁的儿子在作文里这样写道:“我的爸爸什么都好,就是常常不在家,真没劲。”张忠华爱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可是他把更多的情和爱给了他的事业——远望船和计算机。
  曾任“远望一号”船轮机长的刘国安结婚多年,因妻子患有习惯性流产,连续三次都没有保住孩子。当35岁的妻子第四次怀孕的时候,刘国安又因为出海没能在家,得不到丈夫的照顾,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刘辉峰是“远望三号”船上的测控工程师,他刚刚出生的婴儿因为缺氧而生命垂危,还没有脱离危险,但是,为了历史性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任务,他二话不说,毅然出海了。
  马立国是“远望三号”船上一名有着12年船龄的普通操舵手,当他随船前往太平洋上执行任务的时候,从东北老家传来了噩耗,他的父亲在赶牛车时被雷电击倒,生命垂危。他在驾驶室里向家乡的方向跪倒,泪流满面地向万里之外的父亲磕了三个头,然后又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执行任务。李钦是“远望四号”船负责遥测监控的工程师,在此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海上测控中,他表现出色,圆满完成了任务,他是多么想和父亲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啊!可是,身患食道癌的父亲,虽然盼到了载人飞船试验成功的消息,却没能见到儿子的身影,甚至没能接到儿子的电话,就悄然离去了。
  为了祖国这个大家,“远望人”舍弃了小家的利益,做出了亲情上的巨大牺牲。在此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海上测控任务中,仅仅“远望三号”一条船上,就有多起这样的事情:三副何军发等10人舍下了正在怀孕的爱人;大管轮俞金生等18人丢下了刚刚出生的孩子;大副赵文斌的母亲和岳母都身患癌症,正在住院治疗;通信工程师刘冯和裴昌飞家遇水灾,房屋倒塌,庄稼被淹……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远望人”巡海追天廿五载,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但是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中华儿女的千年梦想在他们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花在他们心中绽放。(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