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开发“第二森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1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关注

  一面是保护天然林,一面是植造人工林,除此之外,对于资源匮乏的中国而言,现实地解决“绿色”问题还有一条尚未被人重视的出路——木材节约代用
开发“第二森林”
本报记者 卢新宁
  不久前刚从欧洲回来的一位朋友说了这样一件事:德国的森林覆盖率为国土面积的30.7%,森林资源丰富,但今年却颁布了一项管理法令,要求在全国范围回收废旧木材,进行循环利用。比如废木头回收后进行二次加工,制成纤维板、家具及包装材料,或者作为工业燃料用于锅炉、发电及家庭取暖。
  其实不独德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木材的节约放在了一个重要位置上,有人称之为开发“第二森林”——相对于天然林和人工林等有形森林,这种通过节约代用木材而为子孙后代“留下”的绿色,无论是对生态保护还是对资源利用,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那么中国呢?在我们这样一个森林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第二森林”的开发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我们的木材节约和代用状况又是如何呢?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有关方面负责人和专家学者。
  半个世纪的艰苦努力留下郁郁绿色
  一直不知道我国还有这样一个机构:木材节约发展中心。更没想到,我国倡导木材节约代用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
  谁都知道我国现有森林总量有限、后备资源不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就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下,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节约木材的指示》。
  那是新中国木材节约代用工作的肇始,也是我们对待森林资源最初的国家姿态:把节约木材放在了与生产木材同样重要的位置。正是从那时起,我国在各行各业开始了节约代用木材的各种尝试。
  经过全社会的努力,在我国木材加工业方面的木材直接利用率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50%提高到现在的65%左右。利用木材和农作物剩余物生产的人造板材在家具、装饰行业已起主导作用,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人造板制造企业达2400多家,产品广泛运用于建筑、生产、包装等领域,木制人造板产品仅以纤维板和刨花板计算,在40年内便增加了351倍。光在人造板方面,自1979年以来就累计节约木材2524.87万立方米。到2000年底,仅铁路系统生产防腐木材就达2728万立方米,为国家节约木材1亿多立方米,相当于保留了100多万公顷的森林。
  与此同时,其它行业也开始了木材节约代用的尝试。建筑施工的模板努力做到“以钢代木”,大型煤矿的巷道尽量减少坑木单耗;火车、汽车和船舶修造大量采用塑料装饰板、异型板、发泡板等新型材料,减少木材综合消耗;家具行业也逐渐减少采用原木做原材料,全钢家具产量占据总量的一半以上……
  沿着木材节约代用的50年轨迹,我们为后代留下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据不完全统计,仅1980年到2002年,全国累计节约代用木材就达3.3亿立方米,这无形的“第二森林”,相当于同期全国商品木材产量的1/4,超过我国11个省市现有森林蓄积量。
  开发“第二森林”尚有巨大潜力
  然而,这一切还远远不够。“中国的森林为了生态保护的目的,一棵树不砍也不够;为了用材的目的,一棵树不留也维持不了几十年。”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的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我国林业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巨大反差。
  我国是个木材资源匮乏的国家,特别是后备资源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少得可怜,而作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我们的木材供求缺口又很大,可以说我国木材需求问题一直处在经济高度发展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双重压力下,目前缺口占需求量的45%,预计到2015年国内木材供应缺口为1.4亿—1.5亿立方米。
  专家预测,只有当我国森林面积达到35%以上时,木材供需平衡才能基本实现,而按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6.5%和近些年年均提高0.17%的水平测算,还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如何填补这个缺口?依靠天然林肯定不行。过度消耗木材,不仅是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掠夺,也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更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国策。
  依靠人工林解决不了燃眉之急。来自权威部门的测算表明,虽然我国人工林面积已达7亿亩,但其中的用材林面积不足50%。何况,目前我国除了西部不适宜种树的干旱沙漠和农田及草原外,适合造林的土地面积已所剩无几,就是费九牛二虎之力种活的树木,成材也要几年甚至几十年。
  因此,节约用材、寻求一些木材代用品,开发“第二森林”成为符合中国国情的最佳选择。
  然而,开发“第二森林”我们还有多少余地?
  木材节约发展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喻迺秋告诉记者,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的木材综合利用率远没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在木材节约代用方面潜力巨大。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还不到70%,而发达国家一般为80%以上,有的甚至接近100%。按照我国目前工业原木消耗立木资源1.3亿立方米计算,木材综合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节约木材400万立方米。
  “目前我国木材防腐不足60万立方米,仅为国内商品木材产量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为15%以上,在这方面我们也大有可为”。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高级工程师陈长坤介绍,未经处理的马尾松枕木只能使用3—5年,而经过防腐处理后可以安全使用15年以上,延长使用寿命4—5倍。只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除铁路外其它行业进展迟缓。很大一部分木材还没等到利用,就在过夏储存中腐朽、变形,使大量可用木材变废材。
  废旧木材的回收利用和木材的代用方面的潜力也很大。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国每年因危房改造和家具更新淘汰下来的可开发利用废旧木材资源多达数千万立方米,这些都可以成为综合利用的原料。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每年仅棉秆、麦秸、蔗渣等非木质纤维产量就达4亿吨,利用其1%生产人造板材,即可代替原木1000万立方米。
  中南林学院赵仁杰教授则指出,我国是“竹材大国”,竹类资源丰富,约占世界的1/4,居全球之首,“以竹代木”的前景十分广阔。按照我国现有竹材421万公顷计算,2010年产量有希望超过3100万吨,就可置换木材2800万立方米。
  还有目前我们在生产、建设、包装等领域也形成了成熟技术,完全可以用钢、塑料、竹材、菱镁等非木质材料大量代替木材。如果采取提高木材利用率、增强木材防腐能力、合理使用木材代用品等措施,每年至少还可节约木材2000万—3000万立方米,相当于弥补我国木材供需缺口的1/3。这样的前景对于一个森林资源紧缺的国家而言,无疑是令人振奋的。
  节约木材需要全社会互动
  遗憾的是,由于观念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的木材节约代用进展并不理想。
  从全社会来看,对木材节约代用的意义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木材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浪费和不合理使用木材现象还比较严重。人们还没有真正把木材消费与保护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往往出于风俗习惯或一时的方便进行木材消费。
  比如一次性筷子。在我国,禁用一次性筷子的宣传力度不能算小,替代性的竹筷也早已有之,但中国目前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450多亿双,这意味着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全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耗材达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木材节约代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这项工作难以深入的重要原因。目前我们在木材节约代用方面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也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时常出现砍一棵小树有人管,浪费一米木材无人问的尴尬局面,致使一些地区、一些人为短期局部利益滥用木材,或者抵制使用木材代用品。
  国家对木材节约代用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也相对不足,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总工程师刘晓玫举例说,像蜂窝纸板、塑木复合材料、轻质复合板等一些新开发的代木材料,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环保材料。如若国家对于研制这些代木材料的企业能给予一定扶持,促进这些代木材料的推广使用,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木材资源的严重短缺现象。遗憾的是,我们无论是税收、还是木材节约代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使用都缺乏相宜的政策措施,致使木材节约代用事业发展缺乏后劲。
  有关专家指出,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未来的木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对于我国而言,“开源”与“节流”理应并重,尤其应当把节约放在首位。我们不仅需要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植树造林方面加大投入,也应当拿出相当的资金,推进木材节约代用事业的步伐。
  面对越来越大的木材需求缺口,面对木材节约代用的巨大潜力,谁来开发“第二森林”成为困扰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重视,据木材节约发展中心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陶以明介绍,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木材资源短缺问题,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要求,抓紧组织制定《木材节约代用管理办法》,并有望在明年初出台。
  但愿这个管理办法能为我们的国土留存更多的“第二森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