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微观制度创新任重道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4
第9版(理论)
专栏:短论苑

微观制度创新任重道远
朱东耀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许多领域支撑宏观体制运行的微观制度安排还比较薄弱甚至缺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制度创新依然任重道远。
  微观制度创新量大面广。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迫切需要系统突破。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微观制度层面的创新任务不断增加,并且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领域的改革创新,同时需要其他多方面制度创新的协同、跟进与配合,才能取得有效突破。如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除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外,还有待于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备的要素市场等方面的鼎力支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然对资本市场、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对统一、开放、健全的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到位、有效、有限的政府职能的确立,以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体系的建立等提出新的要求。
  微观制度创新难度加大。一是随着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对微观制度的质的要求提高;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微观制度创新直接触及深层矛盾和具体利益,因此改革和创新的难度加大。比如,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家作为出资人与国有企业的利益关系调整进入实质性、操作性阶段,国家出资人的到位,规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势必使经营者受到更多、更有效的约束,作为“经济人”的经营者必然与出资人进行反复的“博弈”。同时,来自出资人和市场的约束的增强,也要求经营者进一步调整企业与员工的责权利关系,建立更加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微观制度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微观制度创新的长期性主要来自中观、宏观制度的创新发展与微观制度创新之间的互动,来自经济社会发展对微观制度创新的要求,来自微观制度创新本身的复杂、细致与渐进性。同时,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有赖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赖于竞争、法治、诚信等意识的培育和形成,这是更加艰巨、更为长期的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