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擦亮“博帕尔”这面镜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4
第13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擦亮“博帕尔”这面镜子
高云才
  一位年轻同事从印度出差回来,十分感慨:“城里那个大象、那个牛、那个……”的确,印度是植被、动物王国,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但20年前的博帕尔事件,却在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之间插上了一道藩篱,成为博帕尔地区和印度人心中永远的“痛”。
  原来,1984年,博帕尔市郊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酸盐泄漏恶性中毒事故,2500多人中毒死亡,20多万人中毒,其中大多数人双目失明致残,67万人受到残留毒气影响。一个欣欣向荣的城市已成废墟。虽经多方努力,这个城市至今难以恢复元气。
  “大打大闹”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如“博帕尔”者,确实不多,但“小打大闹”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在我们身边却时有发生。比如,2002年2月23日,辽宁省辽阳市辽化三厂投资1000多万元刚建成的聚乙烯装置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17人受伤,工厂被迫停产。
  而“小打小闹”的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更是屡见不鲜。最近,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通报了广西、安徽、广东三起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2002年3月6日,广西正龙黄金物资供销中心雇用的一辆载有
  20.9吨(415桶)氰化钠卡车,在广西田东县境内翻车,80多桶氰化钠被抛出车外。3月9日,江苏连云港市一个体工程队载有5吨磷化铝的卡车,在安徽利辛县境内翻车,部分磷化铝被抛入水中,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3月11日,广东茂名市一个体槽罐车装载12.49吨二甲苯,在南海市境内发生事故,致使二甲苯全部泄漏。所幸当地政府采取紧急措施,没有造成重大险情。
  面对危化品泄漏、燃烧、爆炸、丢失、运输翻车等事故不断发生的情况,国务院颁布了新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理例》,提出了在全国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对危化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等各环节管理进行全面整顿。
  如今,加上实验室的各种化学品,人类已经拥有7万多种化学品,而用于经济建设中的化学品就多达2万多种。一方面,全球化学品贸易额每年高达数千亿美元,另一方面,全球危化品事故不断。原因就在于,人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视安全生产,以为那是“小节”。殊不知,“小节”不小,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小节”弄不好,最终影响“大节”——束缚和制约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危化品安全监管,事无巨细。只有从细小的事情、具体的管理环节入手,才会遏止“小打小闹”的局面出现。没有了“小打小闹”,才不会酿成“大打大闹”的悲剧。擦亮“博帕尔”这面镜子,意义就在于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