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叶庆炜:打造生物导弹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5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华侨华人世纪行

叶庆炜:打造生物导弹基地
本报记者 张涛
  “生物导弹”不是导弹,而是一种被称之为“单克隆抗体”的生物技术。科学家叶庆炜和他的企业致力于研究和发展的就是这种技术。基于这种国际先进技术的现代化生物制药,将在未来社会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并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叶庆炜的目标就是要打造出中国最先进的生物导弹基地。
  从学者到创业1981年,作为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一批留学生,叶庆炜来到了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医学院进修。在此,他获得了免疫学博士和助理教授的职位。1986年他又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和美国联合生物医学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
  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叶庆炜也许会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发展,最终有所建树。1984年,叶庆炜看到很多美国教授都开公司,他感到很不理解。到那些公司一看,实验设备比大学好得多。他的导师告诉他,在美国做生物技术研究,申请经费很困难,所以教授们都去开公司,把研究成果变成产品变成钱,然后反过来支持自己的研究。叶庆炜听到这里,创业的念头在心中不禁一动:这不就是在国内常说的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吗?
  从1986年开始,叶庆炜倾尽不多的积蓄,买了实验工具开始探索着做产品。这是叶庆炜创业的开始。1989年,叶庆炜在纽约注册成立了太平洋生物技术公司,并于同年8月搬迁至加拿大的多伦多,注册成立了YES生物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靠50美元发展起来的叶庆炜清醒地认识到,和那些拥有成千上万资产的大公司来比,如果拿不出点过硬的东西来,是很难生存下去的。而他一直作为主攻方向来发展的单克隆抗体,又称生物导弹,就是世界生物技术的一个新领域。于是在他的带领下,YES公司致力于从事生物导弹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十几年来,该公司已经建立了拥有近300枚生物导弹的“生物导弹库”,成为北美地区生物导弹研制和生产的主要高新企业之一。
  从国外到国内
  家在加拿大,公司也在加拿大,但叶庆炜每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中国度过。
  “和祖国进行交流合作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我爱自己的祖国,希望她能够早日强大,看到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也总是想介绍到中国去,也想把中国好的技术介绍给外国。”就是因为抱有这样的信念,他的YES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刚一成立,叶庆炜就开始积极寻找机会与国内进行合作。
  “我在国内开展的第一个项目就碰了壁。合作方是上海的一家街道小厂,我投入资金、技术,一手把这个厂子搞了起来。4年后,这个厂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诊断试剂公司,年销售额达到了7000万元人民币,利润达到3000万元。厂子发展起来了,但是我却一分钱也没拿到。”叶庆炜这样描述他在国内所遭受的挫折。他再三强调,国内要搞好高科技的合资企业,必须要注意加强诚信和法制观念,改善投资环境。
  从风雨到期待
  1998年,在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的介绍下,叶庆炜与中国广东的宏远集团合作成立了东莞宏远逸士生物技术药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000万美元建立了东南亚第一个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武装起来的生物导弹基地。几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6月,叶庆炜发明的基于生物导弹技术的皮肤外用药——抗人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成功取得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开始正式上市销售。
  2002年12月,叶庆炜的加拿大YES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香港的控股公司——亚太生物有限公司,与上海科技投资公司和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三方投资成立上海亚联抗体医药有限公司。
  在筹备上海公司的日子里,非典开始肆虐。对这种人类还不能认清的莫名病毒,叶庆炜意识到,生物导弹在对抗它的过程中应该会发挥意想不到的效应。于是他不顾危险,亲自深入非典暴发严重的广东和北京,去了解病人病情状况。当记者就此问题请教时,叶庆炜脸上露出抑止不住的喜悦:“我们已经筛选出了可能对治疗SARS有效的生物导弹,新药的项目也已经获得了上海市科委的立项。”
  再过三天,就是上海亚联抗体医药有限公司正式开张的日子。叶庆炜兴奋之中饱含着期待:他的生物导弹基地已有规模。剩下的,是他要如何去带领这个基地,不断走向更大的成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