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中科院科技挂职干部成为“香饽饽” 为地方引进推广项目1587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5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中科院科技挂职干部成为“香饽饽”
 为地方引进推广项目1587项
  本报杭州11月24日电 记者杨健报道:中科院的科技副职干部成了各地政府求之若渴的“香饽饽”。“中科院的9名科技副职为安徽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科技活力,我们要求全省17个省辖市均安排一名中科院高层次人才挂任科技副职。”今天在浙江金华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技副职工作会议上,安徽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秦亚东这样说。
  中科院自1985年起向地方选派科技副职干部。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官员胡建华说,选派科技副职的工作最初在辽宁试点,初衷是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让农民增产增收,但当时大家并不理解,形象地称之为“按着脑袋给糖吃”。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从中得到实惠,这一工作迅速在全国推开。
  从2002年开始,中科院共向地方累计派出1000多名科技副职干部。两年来,中科院科技副职共为地方引进、推广项目1587项,组织技术攻关1164项,共建实验室或工程中心42个,项目总投资350亿元,实现利税34亿元。在这些院地合作项目中,既有国家863项目,也有院地共同得到国家或地方支持的重大项目,成果转化的数量已超过此前16年的总和。
  同在一地挂职的中科院科技副职干部过去两年来改变了单枪匹马、各自为战的工作模式,实现知识、信息、人力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形成明显的集群优势。江苏泰州团队帮助地方与60多个科研院所建立了联系,目前正实施30多个项目,该团队中有5人被地方政府挽留续任。海南三亚团队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旅游、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等系列调研报告,成为三亚市委、市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说,下一步科技副职工作要面向国家不同层面的战略需求,加快技术转移与规模产业化速度,探索适合于不同需求的科技副职选派模式和有效管理机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