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数学让人着迷——北京化工大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5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数学让人着迷
——北京化工大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纪实
本报记者 董洪亮
  汽车前照灯灯丝多长才能既照亮道路,又不让对面司机目眩?这一长期困扰汽车车灯设计师的问题被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破解,北京化工大学因此从572所参赛院校中脱颖而出,夺取了去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
  数学建模竞赛的魅力
  许多人对数学建模竞赛比较陌生,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叶其孝教授介绍,竞赛试题由实际问题简化而成,没有事先确定的答案,评阅标准完全根据假使的合理性、所建数学模型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表述的清晰程度。
  数学建模的兴起缘自上个世纪后半叶欧美企业与大学的合作,大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了企业和公司许多难题,应用数学也由此获得进一步发展。60年代牛津大学给研究生开设数学建模课程,1985年美国开始组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athematical Contestin Modeling),我国1992年开始举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每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
  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创新
  除积极参与我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连年获奖外,北京化工大学自1998年开始连续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多次获得一、二等奖;今年学校成为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委员会中央院校负责单位。北京化工大学为什么如此重视数学建模?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芳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数学建模是学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之一,以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着重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是我们追求人才卓越的理念。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学模型化方法在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凸显,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非常重要。
  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变了数学多是定义和定理,逻辑加推导的传统教学内容与方法。这与学校对数学建模重要性的认识正好合拍,北京化工大学1995年就在全校范围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2001年又开设了“数学实验”选修课。
  北京化工大学一些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因为教学有方,刘慧、袁文燕分别获得数学建模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北京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信息工程学院和理学院的学生谢之恒、倪冉、张熹、林蓰南都获得过我国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不同奖项,他们认为,数学建模竞赛考察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获奖论文中建立的数学模型既有准确的数学推理、论证,又有把握客观事物本质特点的模型,使问题得以简化。
  课程是创新能力的保障
  以建模竞赛激发学生对学习、应用数学的热情,并促进建模课程建设,以建模课程建设带动数学教学的改革,这就是数学建模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北京化工大学数学建模指导小组负责人介绍,经过10年的积累,教师们形成了独据个性的文字讲义和电子课件。在授课方式上,北京化工大学要求三个结合,即模块式与案例式结合,专家引路、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结合,课程学习与竞赛结合。
  数学建模课程改变了学生“数学太枯燥无味”的印象,其吸引力越来越大,现在选修此课的学生已经达到300多人。学生还自己成立了数学协会。一些师生说,在化工大学的校园里,数学让人着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