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科技特派员 一线选良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5
第13版(党的建设周刊)
专栏:本期聚焦

  今年初,四川彭山县委按照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探索人才管理工作新载体,实施了“科技特派员计划”,先后有200多名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被选派驻村,对口指导150多个农业增收致富项目,受帮扶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
科技特派员 一线选良才
本报记者 夏长勇
  近段时间,一份份简报不断送到四川彭山县委组织部领导的桌上:
  廖平用15天时间从成都引进一个企业落户青龙镇四河村,开创了全县招商引资“速度”之最;刘光强下村指导基围虾养殖后,该村虾的淡水养殖成活率由2‰迅速提高到98%……廖平、刘光强都是机关干部,他们现在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技特派员”。
  搭建舞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彭山是四川西南部的一个农业县。近年来,因为找不到致富的项目,或因有了项目但缺少技术指导,许多农民的收入不断下滑。与此同时,由于人才管理机制不活,体制不顺,全县大量科技人才“窝”在机关,缺乏用武之地。
  通过什么样的一个载体,激励各类人才走出机关,在服务“三农”的一线发挥聪明才智?县委经过审慎研究,于年初推出了“科技特派员工作计划”。县四大班子有关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都设立了联络员。县委组织部将全县各企、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科技人员名单印制成册,并公布各乡镇农民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数量、专业要求。这样,就打破了人才使用在地域、单位、行业上的限制,通过双向选择,实现人才与项目的“对接”。
  县委组织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定出了6条优惠政策,包括:在全县留出21个副科级以上职位,对科技特派员虚位以待。干得好的,可以破格提拔;科技特派员在原单位福利待遇不变,正常的调资、职称评定不受影响;对科技特派员完成的科技成果优先给予评审;对驻村时间达到考核要求的科技特派员,由派出单位每月发给100元补贴;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项目,并从中取得合法收益等。同时规定,科技特派员一律下派到具体的增收项目上,每月驻村时间不得少于15天。
  成龙配套的政策,使大批机关干部、社会人才跃跃欲试。首批报名者达53人。经过层层筛选,全县先后选拔了200多人,分别派往18个乡镇的150多个科技增收重点项目。
  (编辑点评:党委搭好了舞台,干好了,组织上要重用、经济上得实惠。人才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会高高兴兴“下去”、全神贯注干事。)
  风险共担,市场机制锤炼人才
  彭山县的科技特派员驻村后之所以干劲十足,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以科技入股,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黄丰镇四塘村30户果农的丰水梨“只开花不结果”,欲哭无泪,县农业局经作站副站长张咸成派驻进村后,很快找到了原因,帮助果农革新了品种。尝到甜头后,30多户农民决定以每亩100元的价格买张咸成的技术,合约3年。听说“张特派员”的大名,一位在府河乡种植丰水梨的业主也找上门来,要求与“张特派员”合作。掐指一算,张咸成笑眯了眼:明年自己将有10多万元的“收获”。
  “既要手把手地教,一对一帮扶群众;更要建立示范基地,成片成片带富群众。”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熊明说,这是彭山县委对科技特派员的要求。青龙镇四河村的大棚蔬菜基地一直发展缓慢,今年4月初,县科协副主席廖平主动请缨下派至该村。经过他的艰苦努力,成都天成生态有限公司决定到该村投资。而今,该业主已投资200多万元,开发了200多亩的蔬菜基地,这一基地两年内将扩大至千亩。
  与农民“零距离”接触,这才体会到农民的艰辛,跟农民的感情更深了。在责任感的驱使下,科技特派员们都一门心思为群众办实事,形成了一支支帮扶群众的、特殊的“快速反应部队”。牧马乡普惠村是一个典型的缺水村,为尽快帮助群众致富,联系该村的特派员王玉洪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用全村的300多亩水塘进行草鱼苗培育,两个月帮助农户增收60多万元。
  (编辑点评:给你一个舞台,让你尽情展示。各类人才尤其是机关干部与市场“亲密接触”,经受了市场洗礼。同时与农民一起摸爬滚打闯市场、起早贪黑搞技术,休戚相关,利益与共,自然也会真正理解“三个代表”的深刻含义,有利于养成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
  “赛场选马”,火热实践识别人才
  彭山县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工作,引起了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家有关部委、四川省政府已将彭山县列为试点县。彭山县委书记钟建初认为,从实践看,科技特派员工作至少在几方面已取得成效:传播了科技,搞活了项目,一大批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农民在科技特派员帮助下,新建农业项目57个,实现经济效益4600万元,得到帮助的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179元。
  搭建了舞台,提供了平台,激发了广大干部在农村建功立业的热情。目前,要求派驻科技特派员的业主和企业达30家,需要科技特派员119人。县直涉农部门的干部要求“下派”的越来越多。不少下派干部说:“以前在机关混日子,浑身轻飘飘;现在肩上沉甸甸,责任意识特别强烈。”
  树立了导向,创新了机制,更多干部大胆走出机关,在“赛场”接受组织检验。驻村干部干得咋样,看一看引进项目数量、经济指标高低,听一听农民群众评价,马上就有结论。县委组织部平时跟踪考核,将驻村干部各项表现打分排队,从而使一批有能力、有本事、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进入视野,成为拟选拔重用的后备干部。
  目前,彭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将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向企业,近期将向企业派驻数十名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帮助企业搞产品开发、抓经营管理,加快推进全县经济腾飞的进程。
  (编辑点评:“科技特派员”是党管人才的一种好形式:一大批干部在助农增收的一线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组织部门通过“赛场选马”,不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在与驻村干部一起搞项目、闯市场中,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