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慎”与“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慎”与“修”
胡立彪
  看到一些党员干部卷入腐败大案,深感加强干部自身的思想改造对于拒腐防变的极端重要性,也由此想到“慎”与“修”的话题。
  有人说,当一人独处时,也就是在没有监督或监督不到的情况下,他的所思所想所为更能反映出真实的品德修养。古人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这里说的“欲”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然而,人之为人,根本在于其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古人以为,“德”是人的社会属性中重要的方面。成为一个有德之人,应是人生的追求。而要成为有德的人,就要正确地对待人性中的弱点,这就是所谓的“诚其意”而“毋自欺”。承认自身的弱点,时时检点自己,尤其要对“隐”与“微”戒慎恐惧,所以就要“君子必慎其独”。
  要做到“慎”,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明白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决不允许以权谋私。这从我们党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十分明确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论社会怎么发展,对共产党员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不能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个传统不能丢。慎于思、慎于行,尤其要在独处时把握住自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情况下,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由于缺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安不住心,守不住身,抱怨国家给予的工资收入太少,滋生不健康意识甚至私欲膨胀起来,以至于损公肥私,违法乱纪,这样的例子很多。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人一旦放松了警惕,就很容易迷失自我,忘记原则,甚至堕入深渊。
  “修”与“慎”紧密相关。“修”,就是一刻都不能放松思想改造。而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就是,通过学习以达到正心正身,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坚定理想信念,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情操。“修”虽针对于自己,但也影响于人。心正身正自然不会影歪,但更重要的是,一个思想情操高尚的人具有影响和感染他人的作用。反过来说也一样,劣马可以害群,一粒老鼠屎能臭满锅粥。榜样意识其实就是责任意识,而责任意识又往往同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我们有许多值得学习的榜样,而我们自身也在起着榜样的作用。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清楚为何要“慎”,因何而“修”。
  富润屋,德润身。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检点自己,慎于微,慎于隐,才能诚意明心;只有不断地学习,加强修养,锻炼意志,才能使自己保持高尚的情操,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样,才能使自己心端身正,光明磊落,无愧于人,无愧于己,无愧于党和人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