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业内人士自曝内幕 邮购广告处处陷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6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记者来信

业内人士自曝内幕 邮购广告处处陷阱
本报记者 苏显龙
  近日,南方一本故事类杂志的广告部经理严某向本报记者透露了许多虚假邮购广告的内幕。一段时间以来,他接连接到读者的投诉,良心受到谴责,寝食难安,思虑再三,决定在辞职前把他所知道的情况披露给媒体,以免更多的读者上当受骗。
  他们的杂志专门刊载各类小故事,发行量不足3万份,收入有限,所以杂志社就把目光盯紧广告市场,但因杂志发行量小,知名度低,拉不来形象好的品牌广告,只有那些难登大雅之堂的邮购广告才肯“屈尊”。据他介绍,他们杂志上刊登的邮购广告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一、最新产品广告。产品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随身听等,图片精美,语言极具煽动性,如“我们正在进行市场调查和推广,凡来信者前一万名一律免费赠送”,但要求去信的读者在信中夹寄1—5元不等的“邮资”。
  二、牌技广告。各种介绍赌博技巧、赌具的光盘和书籍,以及透视麻将、变牌衣、透视杯等等,价格从几十、几百到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刊登这类产品广告的公司多集中在广州、武汉等地。
  三、致富信息。剪刀加糨糊,东拼西凑一些“短平快致富信息”,汇编成册。其实广告中标榜的所谓“新、奇、特”项目大多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假信息。
  四、种植广告。这些骗子大多集中在河南卢氏、三门峡等地,专门骗农民的钱。自称有高产珍贵中药材种子,事实上没有一个读者买了他们的种子能够种出药材从而发财致富的。
  五、医疗广告。这类广告大都是治疗肝炎、糖尿病、性病等疑难杂症的,大都自称出身中医世家,有什么祖传秘方,只需打一个电话或寄一封信即可免费获得“详细资料”,甚至许诺无效退款。
  这些骗子一般做完一期广告换一个地方,汇款地址多数是邮局的某某信箱。他们对读者的追询百般推托,钱骗够了就溜之大吉。而读者自觉追问都没结果,也就自认倒霉了。
  严经理认为,虚假广告泛滥,个别媒体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所在的杂志社为了赢利,不管客户有没有合法手续,也不管什么内容一律大开绿灯,连开锁、迷魂药这样有可能给犯罪分子提供方便的广告都来者不拒。而骗子就是利用了大众对媒体的信任,大发不义之财。(附图片)
徐鹏飞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