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如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6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学习《决定》答问解读

如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易纲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这为我国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指明了方向。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对优化资金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利率的变动直接影响着政府、企业、银行、个人等经济主体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其经济行为,通过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调节社会资源在经济领域内的分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1996年至今,中央银行已累计放开了对114种利率的管理,目前仍对34种利率实施管理。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使市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了资金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也促进了金融机构加强经营管理,完善内部定价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健全了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机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面广,需要与其他改革措施相配套,要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如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企业改制进程和对利率的敏感性、金融机制的经营管理水平、货币当局的监管能力、相关法规的建设等等。利率市场化改革要兼顾银行、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的承受能力,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实施。
  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存、贷款业务仍会是我国商业银行负债和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实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关键。基本思路是:贷款利率市场化要采取通过逐步扩大浮动幅度,再过渡到实行贷款利率下限管理,直至最后完全放开由市场决定的方式。目前,我国社会资金供给宽裕,银行积极争夺优质贷款客户,贷款利率在竞争中有下降的趋势,扩大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不会导致企业融资成本的全面上升。但为防止商业银行恶性竞争,影响金融稳定,人民银行将在一段时期内统一制定和管理贷款利率下限。就存款利率市场化来讲,考虑到存款利率牵涉面广,敏感性强,要采取审慎的态度。特别是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约束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健全,过快的放开存款利率,容易产生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损害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比较稳妥的方式是从大额长期存款入手,发展大额存单业务,并先放开大额存单利率;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允许商业银行对存款利率向下浮动,人民银行统一制定和管理存款利率上限;最后再逐渐过渡到完全放开由市场决定。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要比贷款利率长些。
  利率市场化不等于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而中央银行可以撒手不管。利率市场化有以下两个含义。第一,中央银行决定基准利率,当中央银行决定基准利率后,银行存贷款等利率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在发达国家,利率是市场化的,但美联储(美国中央银行)决定联邦基金利率(相当我国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欧洲中央银行决定其基准利率。第二,中央银行决定基准利率的方式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即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的。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基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间接调控体系,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再贷款、利率、准备金制度等货币政策工具,在加强宏观调控,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