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青岛:食品卫监体系让企业出口“飘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6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2003中国质检口岸行

青岛:食品卫监体系让企业出口“飘红”
  本报青岛11月25日电 记者原国锋报道:自今年3月青岛福生食品公司正式运行《进出口食品安全卫生监控体系》(FSCS)后,截至10月该公司已出口创汇1080万美元,新增利税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和8%。在青岛,进出口食品安全卫生监控体系成了食品企业产品质量控制,从而增加出口创汇的有力保证。
  2002年7月,青岛检验检疫局选择了45家水产品加工企业、1家肉食加工企业试运行《进出口食品安全卫生监控体系》。2003年3月,青岛局从试运行企业中选择了5家水产加工企业正式运行《进出口食品安全卫生监控体系》。在福生食品公司,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算了一笔这样的账:自正式试运行《进出口食品安全卫生监控体系》后,每吨出口水产品可节约开支30元,仅今年3—10月就降低费用30万元。同时,由于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稳定,交货迅速,客户纷纷订货,产品出口量大幅增长。“FSCS是一种先进、高效的安全卫生质量监控体系,既促使企业产品安全卫生质量不断提高,又给企业节省了费用、降低了成本,平均检验检疫周期由原来的7—10天降到现在的2—3天。”这位负责人高兴地对记者说。
  青岛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员介绍,FSCS实现了以下突破:建立了进出口食品预警系统和进出口食品自动扣留机制,加强了源头控制,实现了检验检疫工作重点由批批检验检疫向过程控制转变。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虽然受非典疫情影响,青岛地区动物源性食品出口仍实现了较大的增长,共检验检疫出口动物及其产品8588批,货值4.19亿美元,同比批次增加了28.5%,货值增加37.4%。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