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生命在平凡中不朽——追记广东兴宁市人民法院黄陂法庭法官石伟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7
第1版(要闻)
专栏:

生命在平凡中不朽
  ——追记广东兴宁市人民法院黄陂法庭法官石伟文
本报记者 石国胜 黄日飞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精神,长留人间不朽!
  广东省兴宁市人民法院黄陂法庭法官石伟文,用他短暂而平凡的人生,书写了一个人民法官和共产党人伟大的力量和精神,让人们在他逝世一年后仍然沉浸在对他深深的怀念之中!
  “没把手头的工作做完,我走得不安心”,从发病到逝世,仅仅14天,临终前石伟文惦记着的还是手中的工作。
  一年前的2002年11月27日上午,在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肿瘤病号房,年仅32岁的兴宁市人民法院黄陂法庭法官石伟文,撇开家中69岁的老母亲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溘然离世,眼角留下一行泪水。
  从发病到逝世只有14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石伟文生前最喜爱的一句诗。
  石伟文于1970年出生在兴宁市黄陂镇陶古村,1992年8月广东省司法学校毕业后就被安排在离县城40多公里远的黄陂法庭工作。在这个条件贫苦的山区,石伟文一扎根就是10年,直到生命的终点。司法学校毕业时,他本有机会到沿海发达地区工作,他却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已经年老了,而且这里有我敬爱的乡亲,条件虽然艰苦,但能为家乡做点事情,在这里工作我感到很充实。”
  黄陂法庭是兴宁市的一个中心法庭,管辖四个乡镇12万人口。由于民间纠纷、经济、刑事案件居高不下,这个法庭的法官每两天就要审结一宗案件,工作任务十分繁重。10年来,四个乡镇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石伟文的足迹;10年来,石伟文所办的案件有700多宗,没有一起错案。石伟文的同事们至今还记得,为了工作,在石伟文的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节假日概念。在他生病住院的时候,黄陂法庭的工作业务黑板上,还留着石伟文亲手写下的已经安排到他逝世之后的工作日程!
  就在住院的那天上午,石伟文还在带着书记员王勇、刘福云和摄影师石焕清等一块去岗背镇,对一宗土地纠纷案进行现场拍照。谁也想不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到现场办案!在病床上,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正在办理和尚未来得及办理的案件,对前来探望的法院同事说:“我手中的案件分下去了吗?……办得顺利吗?年底清案工作任务繁重,我又不知住院到几时,一定要争取早日出院,不拖累大家,不拖法庭后腿。”他吃力地介绍哪些当事人有何特点,哪些案件调解得差不多,可以结案了……
  “没把手头的工作做完,我走得不安心。我没想到自己会病得这么严重,但实在没办法,一是家里没钱治病,二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看,最终把自己给耽搁了。”回忆起石伟文临终前对自己说的话,石伟文的生前好友、黄陂镇司法所所长石灵标眼泪就簌簌往下掉,“伟文没钱看病,是因为他清正廉洁;没时间看病,是因为他一心扑在工作上。”
  “伟文是个好人哪!这样的好青年,打着灯笼也难找!”乡亲们记不清,石伟文为大家办的好事已经有多少了
  “伟文,你不用再为我家操心了,我家现在能够和睦相处了!”外号“济公”的村民石新寿在石伟文去世一周年时,最想对伟文说的就是这句话。石新寿原来以好酗酒、脾气暴而著称,而且每次喝酒后都动手打老婆,打小孩,扰得家里鸡犬不宁。1997年10月的一个晚上,矛盾又一次大爆发。石新寿将偷偷准备好的两包炸药,10根雷管,上好导火索,并把预先准备好的20公斤汽油、5瓶煤气拿到楼梯底下,威胁要全家同归于尽。石伟文接到其妻的电话求救,连夜赶了过来,冒着生命危险耐心细致地劝说,一直到凌晨5点,终于将石新寿说服,一场家破人亡的惨剧得以避免。如今石新寿夫妻和好,生活安康。为了这对积怨已深的夫妻和好如初,石伟文前后到他家调解不下30次。
  “我的这条命是伟文捡回来的,”回忆起三年前的事,今年75岁的邻居石俊新记忆犹新。那是2000年3月的一个夜晚,他脑血栓突发,昏迷了过去。家人发现后,束手无策。石伟文听到呼救声,放下手中还在赶写的法律文书,连忙跑了过去,此时已是深夜12点。“我去叫车,梅州人民医院有我的同学!”来回辗转两百里,等把老人在医院安顿好,天已经大亮时,石伟文才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家里。
  整整一年了,74岁的钟八娣每次想起伟文这个小伙子,都会伤心流泪。老人家还清楚地记得,在自己的儿子、儿媳外出打工后,常常来家中问寒问暖、送衣送药、给钱给物的,就是伟文这个小伙子。老人家了解石伟文家的困难,总是把钱退给他,但每次都被伟文硬塞到手里……“伟文是个好人哪!这样的好青年,打着灯笼也难找!如果老天肯,我愿拿自己的命把伟文换回来!”
  乡亲们已经记不清石伟文为大家做的好事有多少了。
  石伟文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弹拉吹唱样样皆通,也喜爱写诗词歌赋。他是黄陂镇自发群众性艺术团体——崇艺国乐社的领导成员。近几年,“六合彩”赌博活动在该地区一度异常猖獗,给群众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危害。石伟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对崇艺国乐社的同仁说:“‘六合彩’害人不浅,我们得做点什么来改变这种现象。”于是他创作了五句板《劝戒“六合彩”赌博歌》,到各村宣传“六合彩”的危害。在黄陂镇,至今都传唱着这个特殊的“戒赌歌”,不少人深受教育,悬崖勒马……
  几年来,石伟文还与国乐社的成员一道,利用节假日、冬闲和春节放假期间,通过“送戏下乡”的方式,到各村镇演出数百场,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送到农村去,给农民朋友更多的精神食粮。
  “伟文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谈起石伟文,大家都饱含深情。在石伟文病重期间,很多干部群众自发地到医院看望他。一些群众为他上山采的治病的草药,直到他去世也没有吃完。
  “夜寒不减元始意,薪薄毋敢法外情。”10年来,不管生活多么困窘,他处处严于律己,用自己平凡的一生书写了最华丽的篇章
  石伟文的妻子练东红至今还珍藏着一双新皮鞋,“这是伟文去年9月花60元订做的一双‘高级皮鞋’,可还一直舍不得穿,就在他住院的前几天,他还刚擦好鞋油,却又把他收进鞋盒里,准备今年元旦穿。可如今,他再也没有机会穿了……”练东红还记得,2001年底她生日,石伟文给她的生日礼物竟是一支圆珠笔!石伟文对妻子说:“我们的生活很艰难,但你的生日我一直记在心上,相信你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明年你生日,一定送你一份大礼物。”没有等到这个心愿实现,石伟文就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妻子!
  石伟文家是一栋1999年盖的楼房,一直到他逝世的时候,都只是个“半成品”,除了底层可以住人外,楼上连窗子都没有装,砖墙还没刷,仍然是没门没窗的空房!因为盖房和为多病的父母治病,家里还背着5万多元的债务!谁能想到,在法庭工作了10年的石伟文,竟贫寒至此!正如他自己写的诗句所形容的那样,“岁终愈觉宦囊羞,柴米油盐样样愁!”
  “夜寒不减元始意,薪薄毋敢法外情。”石伟文这样表白自己的心迹。10年来,不管生活有多么的困窘,但他处处严以律己,从来不拿自己手中的审判权做交易。
  黄陂法庭所管辖的黄陂、黄槐、岗背、坪洋等镇,正是兴宁煤炭、冶炼等工业重镇,广东省著名的大煤矿——储煤量达1亿多吨的四望嶂煤矿就在此。此地的经济官司标的之大、数量之多居兴宁法院各乡镇法庭之首。面对着不少富得流油的当事人,尽管自己还负有大量债务,但石伟文从未动心过,更没有拿手中的审判权与他人作交易。正如他一名当律师的同学所说,假如他把手中的天平稍微偏一点,生活就不会如此艰辛,但他没有这样做。有句俗语说,一个人再公正,也不可能把一碗水端平。但石伟文在办案过程中,却把这碗水端得不偏不倚。石伟文生前常对妻子说:“我是人民法官,选择当法官,就要甘守清贫,如果拿手中的审判权与他人作交易,就会为人所不齿,这种有辱人格的事,我是不会做的。”
  2001年夏天,岗背镇一位姓刘的当事人,通过石伟文的堂叔公找到石伟文家中,要求尽快执行一宗经济纠纷案。临走时,他偷偷塞给石伟文的孩子两个红包。石伟文知道后,叮嘱妻子将钱退还,并对堂叔公说:“上次有个案件当事人送了5000元我都没要,你不要破坏我的规矩,这钱我是绝对不能收的!”
  妻子练东红下岗那年,一位姓何的公司经理找上门来,他是石伟文正在办理的一宗债务纠纷案的当事人。他说只要石伟文在案件判决上帮他一把,就可以为练东红搞一个去他厂里上班的名额。石伟文对妻子说,“这样做可不行,我决不干这种事!”
  在一次与好友聊天时,好友问石伟文:“我们是老朋友了,说实话,你是怕被抓起来才把生活弄得这么苦,还是有别的什么想法?”石伟文笑了笑说,“我不是怕被抓,而是我心里不想这么干。党教育培养了我这么多年,而且我是穷苦出身,我不愿意做对不起党和人民,对不起大家,对不起父母的事情!”
  “就像小苗盼望阳光和雨露那样,我殷切地期望早日投入您温暖的怀抱……党和国家培养我这么多年,安排我到审判岗位上工作,我决心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石伟文的一生虽然平凡,但他用自己平凡的一生书写了最华丽的篇章,就像他的入党申请书所写的那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