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环境执法为何难——记者采访山西保德县非法排污企业被打事件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7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环境执法为何难
——记者采访山西保德县非法排污企业被打事件透视
刘毅 王珩
  11月12日下午,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境内发生了一起围攻、殴打记者事件。随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执法检查组调查非法排污企业情况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在保德县宣保联营焦化厂进行暗访录像时,遭到该厂厂长、工人的围攻、殴打并被强行扣押摄像机。这起事件,凸显了当前环境执法中存在的一些难题。
  殴打记者影响恶劣
  近日,记者赶往保德县对此事进行回访。当记者来到位于保德县郭家滩村的宣保联营焦化厂时,这里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轰隆声。经了解,11月13日,带头滋事的厂长康贵成、工人张培林因涉嫌妨碍公务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检察院即将提起公诉。保德县政府对受伤记者表示了慰问,责令厂方归还了摄像机,负责记者疗伤事宜并赔偿一切经济损失。11月14日,保德县政府对宣保联营焦化厂做出停产整顿决定,要求厂方立即作出深刻检查,限期治理,加强职工普法教育。保德县环保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其非法排污问题进行查处,并处以5万元罚款。
  忻州市政府11月17日将此次事件通报全市,批评该事件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影响极坏,要彻底查清事实,严惩不贷;对县乡和部门有关干部追究行政责任,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要求各机关、各部门诚恳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批评,深刻反思、举一反三;从即日起,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市排污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排查,该关停的关停、该取缔的取缔,该整改的明确整改进度,确保达标;对以往环保执法中出现的数次恶性事件认真总结,增强环境执法队伍的素质,坚决打击不法排污企业的嚣张气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场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特别是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知法、守法,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屡关屡开陷入怪圈
  虽然记者采访非法排污企业被打事件曝光后,当地政府非常重视,事件迅速得到了处理,但人们还是不禁要问:这里的一些污染企业缘何屡禁不止?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杨明森认为,环保工作难搞,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人环保意识较为淡薄,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执法的目的和意义缺乏认识,甚至在自己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还不懂得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尤其是贫困地区,“要温饱,不要环保”的观念较重。群众环保自觉性差,环境执法缺少群众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环境执法的质量。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主尤其是个体企业主不懂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法制观念淡薄。
  当出现缺少环评“三同时”手续、超标排放、环保设施不到位等问题时,他们还认为是环保执法部门故意刁难,就以各种借口拖着不办,致使行政处罚很难到位。
  杨明森认为,忻州市今年已发生过两起反响较大的环境执法冲突,这次保德县发生的殴打记者事件,更加暴露出一些人在环保观念方面的突出问题。如何开展环保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树立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二,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的现状,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倾向,甚至对不法排污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意无意地充当了不法排污企业的保护伞。有的污染企业即使被“取缔”,过些日子又能卷土重来,陷入“屡查屡关,屡关屡开”的怪圈。
  据了解,保德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存在相当数量的污染小企业。专家认为,类似地区迫切需要解决四件事:一、对严重阻碍地方经济整体运行、污染环境、百害而无一利的“十五小”、“新五小”,坚决取缔、关停淘汰;二、对环评手续不全、除污设备不合格的企业,责令整改达标后再重新开张;三、正确引导符合目前国家规定标准的企业,积极倡导环保技术革新,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四、努力调整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屡查屡关,屡关屡开”的怪圈难以突破,还凸显了目前我国环境执法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例如环境立法体系只是初步健全,尚需完善。中国政法大学的环境法专家王灿发教授指出,全国每年发生的环境违法案件有四五十起,而最近四五年中受到法律制裁的总共不到二十起。刑法立法中缺少对抗命者的制裁规定,很多违法企业年年被查,年年不执行。另外,如何扫除执法体制上的障碍也是优化环境执法的关键。
  环境法学者胡静指出,我国现行的环境行政执法实行统一监管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环保部门在执法中,能够发现环境违法、落后行为,但没有被授予对落后工艺的关停、取缔、没收等执法权,对逾期未达标者、未关停者也没有强制措施,对不法企业的整顿和治理要靠公安、工商、经贸、电力等地方政府各部门的通力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的有效性,查出的问题仍然难以得到解决。其次,执法人员的素质要不断加强。甚至有些执法人员不熟悉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缺乏必要的行政执法素养和能力,执法不当或怠于执法。
  随着环境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环境执法难的问题愈加突出,并成为困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障碍。环境问题处理不好,何谈可持续发展,何谈国富民强?因此,环境执法还要下大力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