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加快市场化进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7
第14版(理论专页)
专栏:

加快市场化进程
辽宁大学教授 王厚双
  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一种思路是国家给东北老工业基地以特殊政策和资金注入,以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过高的企业负债、社保资金缺口和技术改造投入的需要;第二种思路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不等不靠、面向市场、抢占发展先机的改革意识和自主意识;第三种思路是加大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的力度;等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个系统工程,上述思路都有一定道理。但从东北老工业基地近20年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治本的思路应当是快速推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市场化进程,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经济市场化进程是东北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补的一课。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从纵向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横向来看,东北经济发展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后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要比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南方一些省市晚,在开放层次、开放范围、政策环境上与它们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与内部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是互相作用的。在对外开放起步晚、开放范围、开放层次受到限制、计划经济观念影响较深的同时,东北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明显滞后。于是,不具有开放优势和体制优势的东北地区的发展动力大大地削弱,导致经济发展在全国的位次不断下降。因此,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补课。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加快经济市场化进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已进行了近20年,但是,其任务远没有完成。之所以如此,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过去所进行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基本上是在原有经济体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原有企业制度没有发生实质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种条件下,虽然许多企业得到了优惠政策支持和技术改造资金投入,经过改造,技术水平可能暂时上去了,但是,由于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体制环境的支持,企业自身也没有形成适应市场竞争的机制,就必然导致企业无法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进而再次陷入困境。
  加快经济市场化进程是经济体制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开放条件下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从深层次来看也是经济体制的竞争。经济体制在一国之内的基本功能,是使经济活动有序,并在有序中提高效率。效率是经济体制追求的核心。经济体制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效率的高低和竞争力的强弱,也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而体制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一是体制的国内适应性,即体制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程度。凡是适应程度较高的经济体制,其国际竞争力就强。二是体制的国际适应性。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的经济活动必然会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国的经济体制要保持其效率功能,就必须适应这些影响和制约。三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变化的能力。效率功能强的体制总是能够快速地完成从不太适应到适应的转变。在开放条件下,老工业基地的体制再造必须根据上述三方面要求来进行。
  经验教训表明,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注入只能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尽快推进经济市场化进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和必然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