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篮球热潮初现 新秀崭露头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7
第16版(体育)
专栏:

篮球热潮初现 新秀崭露头角
本报记者 薛原
  在老将渐渐隐去光芒的这个赛季,新人和外援成为CBA舞台上的主角。新赛季战过10天,在个人技术统计榜上,综合得分、篮板、助攻、盖帽等指标,名列前八位的球员是江苏同曦队唐正东,新疆广汇队薛玉洋,广东宏远队杜锋、朱芳雨,陕西东盛队盖斯,上海东方队艾里克斯,北京奥神队嘉伯和吉林通钢队盖尔洛克。新人与外援,恰好各踞半壁江山。
  CBA到第九赛季,那些曾叱咤风云的老将们已过巅峰,而联赛需要新的动力才能前行。“江山代有才人出”,领风骚者源源不绝,CBA才会长成参天巨木。
  前些年,由于片面追求金牌,导致集体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一度衰落。新人断档,曾令蹒跚学步期的CBA险成无源之水。经过几个赛季的苦心经营,联赛初具市场,篮球热潮复苏,新人也终于崭露头角。
  三大中锋可称为CBA的第一代明星,如今均远走大洋彼岸。联赛渴求新人,新人也期盼一展身手。广东宏远队的杜锋和朱芳雨,正是其中佼佼者。宏远队在联赛草创阶段曾依靠一班老将获得亚军,但他们很快就意识到培养新人的重要性。前几个赛季,人才断档的宏远队陷入低谷,他们借此时机不遗余力栽培新人,年纪轻轻的杜朱二人也得到了不少上场机会,经过一番摔打锤炼,如今已成气候。宏远队能在这个赛季将准星瞄准冠军,正是因为他们前几个赛季在培养新人方面“领先一步”,现在到了收获的季节。
  新人如参鸡汤,须慢火细烹,方可成就;外援如方便面,待滚水一泡,立马充饥。联赛9年,外援如走马灯般换了不知多少,与之相比,真正意义上的新人却寥若晨星。培养新人看似费事,却是一个俱乐部的根基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俱乐部的前途。上个赛季的香港飞龙队,招来若干外援内援组队,结果打了一个赛季就因战绩不佳分崩离析。外援虽有立竿见影之效,却很容易使俱乐部陷入盲目追求的恶性循环。现在,外援身价有越炒越高之势,已令一些财力有限的小俱乐部吃不消。
  有时,与新人相比,球队似乎更“信任”外援。其实,如何挖掘年轻球员的潜力,同样体现主教练的才干。上个赛季,新疆广汇队在转会市场上“捡回”默默无闻的龚松林,偶遇“打野球”的龚大明,在老帅蒋兴权的悉心调教下,年纪轻轻的“二龚”突成新疆队杀手锏,令各队防不胜防。给新人一个机会,有时也许强过外援带来的“奇迹”。
  培养新人与使用外援需要权衡,无论管理部门或是俱乐部,都不应偏废。在CBA的赛场上,那些黑皮肤白皮肤的球员打得再好,也只是“强援”。若要探究何为CBA之源,何为中国篮球之源,还是新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