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阅读
  • 0回复

大江高处彩虹飞——中铁十三局集团公司修建三座乌江大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2-01
第8版(专页)
专栏:

  大江高处彩虹飞
  ——中铁十三局集团公司修建三座乌江大桥
  乌江,凶猛险要、桀骜不驯。新世纪初,国家重点工程———渝(重庆)怀(化)铁路在此修建,而且是三跨乌江。这三座大桥非同一般,既有全线最高的墩,又有国内跨度最大的梁。其中两座主跨128米长,平了中国铁路悬灌梁纪录;一座主跨168米长,创造了中国铁路悬灌梁的纪录,被称为中国铁路“第一跨”。三座大桥的建造,均由在桥梁界颇有声誉的中铁十三局集团承担,参建职工发扬当年工农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的精神,与乌江展开英勇较量。如今,三座造型别致的大桥高高地飞架在滚滚乌江之上,在两岸苍翠的青山举托下,更显得气势恢宏,雄伟壮观,恰似彩虹,胜似彩虹。
  2003年11月中旬,在重庆市参加中国桥梁协会年会的80多位桥梁专家乘专车来到乌江峡谷,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三座大桥,对桥梁的施工技术和整体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渝怀铁路三跨乌江由中铁十三局集团承担,充分体现了这支队伍具有攻难克险的拼搏精神,科技领先的建筑品质,实力雄厚的企业基础。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对此,中铁十三局的决策者们认识明确,高度重视。集团公司的领导班子几次召开会议,形成共识,组成了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时任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开发部部长)吴焕通任指挥、具有多年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党委组织部部长迟军任书记、高级工程师崔淑斌任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张德伟任副指挥的项目领导班子;同时确立了施工队伍等若干重要方案。
  开工令下达后,各路人马迅速集结,立即开赴前线。眼看春节将至,大家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为了国家的建设,为了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宏伟蓝图,建设者们毫不犹豫地背起行装,奔赴渝怀铁路工地。多少父母送子、夫妻话别、子女送父的动人场面,在中国这个最重视佳节团聚的文明之邦演绎着挥泪告别的动人情景。农历腊月二十八,集团公司项目指挥部人员和各单位项目部人员相继赶到工地,迅速展开施工。
  三座乌江大桥有三大共同难题:墩身高、跨度大、基础地质复杂。乌江大桥能否高速优质建成,不但需要强有力的指挥班子、过硬的技术队伍,关键还要有一个科学的施工方案。为此,集团公司董事长文普津、党委书记王治忠、总经理王学伟以及多位老总们相继来到工地,并请来了已经退休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桥梁专家李范山、花成义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工程师罗琳昌,以及铁道部鉴定中心、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铁道部第二设计院、渝怀总指、监理等专家共同对方案进行论证。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桥梁专家夏国斌也数次到工地进行技术指导。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对于高、大、难的三座乌江大桥来说,质量尤为重要。开工伊始,项目指挥部以“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确保部优,争创国优”为质量目标。在明确质量保证体系、各部门职能和人员职责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办法。邀请西南交大、铁道部第二设计院、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等单位的专家对技术、质量、试验、测量等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走出去参观见学,样板引路。对施工现场实施质量监督检查,加大奖罚力度,以促进质量管理上水平。
  中铁十三局集团是一支勇于创新、善于管理、特别能战斗的国有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把“艰苦奋斗,争创一流”作为企业精神。中铁十三局集团的前身,是组建于1948年的英雄的铁道兵第三师。1984年集体转业后,施工地域扩展到全国的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施工产值近40亿元,施工专业以修建铁路、公路、城市轻轨、地下铁道、水利水电等擅长。特别是在桥梁建筑上取得过骄人的业绩:京九铁路贡水特大桥是获得鲁班奖和詹天佑奖的京九铁路赣南段的重点工程之一;大连香炉礁立交桥获得国家银奖;大连普兰店海湾两座特大桥,其中一座获得辽宁省优质工程奖;在黄河上修建了五座大桥,其中中卫黄河特大桥采用顶推新技术获得铁道部优质工程奖、灵武黄河特大桥采用移动支架造桥技术获得鲁班奖;在辽河上建造了三座特大桥,其中在建造秦沈客运专线辽河特大桥中,研制开发的GZ24/32—8000型移动支节段拼装造桥机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应该说,对建造大桥中铁十三局集团的领导者们心里是有底的,但是对建三座乌江大桥还是高度重视,这是出于对党对人民对企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要争创一流,让新世纪的这一宏伟壮举圆满实现。
  从涪陵市区顺乌江逆流而上,进入乌江峡谷约7公里,一座拔江而起的大桥便耸立于眼前,它那高大雄伟的英姿,形成了“斜晖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的景致,成为乌江上的第一道景观,这就是涪陵乌江大桥。她位于重庆市涪陵区乌江村,全长409.35米,最大跨度128米,最高桥墩达72米,是渝怀铁路全线大桥中最高的墩。这座大桥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给大桥施工带来诸多难题:钻孔桩最深达40米,基础下部勘探有蜂窝状溶洞,质量很难控制,尤其是乌江水位暴涨暴落,洪水直接影响基础施工;5号、6号墩顶部墩身由圆形变为矩形,整个墩柱仿佛一个瓶胆,对模板制作、支立及砼的灌注工艺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大桥的施工难题,项目部确定了攻克江中主墩的施工方案,多次请专家论证,确定了抛填片石筑岛围堰方案,基础开挖中采用化学注浆止水;同时攻克了基础混凝土灌注渗水、大体积砼灌注降温、高墩施工翻转模板等技术难题;采用缆索吊运输,确保江中墩的材料供应。经过项目部技术人员的科技攻关,成功解决了制约大桥基础和桥墩施工的三大难题。
  梁部主跨设计为三跨预应力连续刚构梁,梁的分段长度、跨度、每节吊重和梁体截面都突破以往的设计风格,给施工提出了新的考验。项目部以8月20日为合龙的最后期限,制定《施工计划网络图》,倒排工期,项目部领导分兵把口,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经过集团公司指挥部的现场指导和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奋力拼搏,涪陵乌江桥终于顶着高温烈日,于2003年8月21日顺利合龙。
  下塘口乌江特大桥位于重庆市彭水县下塘口村,是三跨乌江最长的特大桥,全长703.95米,主跨为128米双壁墩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梁,是铁道部渝怀总指重点难点工程,铁道部科技攻关项目。这座特大桥墩高跨大,科技含量高,技术复杂,桥梁下部受江水影响大,铁道部、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领导都非常关注。为加快工程进度,集团公司渝怀指挥部组织百日大干劳动竞赛,工地上鼓劲的喇叭响起来,鲜艳的彩旗飘起来,响亮的标语口号挂起来,施工人员每天24小时轮流作业。春节正是人们放长假合家团聚的时候,但在乌江特大桥工地却没有放假,大年三十白天灌了一天桩,晚上7点才下班,休息了一夜,大年初一早晨继续施工。经过大家奋力拼搏,8号墩的桩基础终于在正月初八这一天灌注完毕。
  经过参战员工的奋力拼搏,战胜了多次洪水袭击,在今年集团公司指挥部组织的两次120天劳动竞赛活动中,参加建设下塘口乌江大桥的单位都被评为“综合优胜单位”。7月19日凌晨大桥主跨合龙,8月26日凌晨全桥胜利合龙。
  黄草乌江大桥位于重庆市武隆县黄草乡,在三座乌江大桥中跨度最大,全长410.65米,墩身最高达56米,大桥主跨为168米双线预应力钢筋砼连续刚构梁,这种跨度几乎达到了同类桥梁的极限,被称为中国铁路桥梁第一跨,被铁道部列为科技攻关项目,受到铁道部、设计院和桥梁界专家的特别关注。项目部领导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队伍上场后,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请专家和领导到工地,确定了钢套箱、钻孔桩等施工方案。同时避开洪水,采取备用措施,调了4台钻机,于2001年9月,根据两个水中墩的特点,用钢围堰筑岛、压浆止水。10月1日正式开始桩基施工。工地上彩旗招展,员工们争时间抢速度,项目部3天评比一次,对进度前三名的作业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员工们在井下穿着雨衣,冒着滴滴嗒嗒的渗水作业,每次爆破后,技术人员都要下去检查,然后出碴灌注护壁,进入下一个循环。从去年10月1日至今年1月1日,在中间经历了一次特大洪水的情况下,经过百日大干,终于抢出了桩基础。采取循环水降温、低水化热水泥、电子监控等措施,在10天内将3号承台1670方混凝土灌注完毕,终于攻克了基础施工难关。在黄草乌江大桥,工程技术人员敢于创新,在压浆止水、自制龙门吊用于大孔径嵌岩桩出碴、自制翻模、600米长距离混凝土输送、大体积混凝土循环电子控温等一系列施工工艺上都有创新和突破。渝怀铁路总指挥部负责全线特殊桥梁的高级工程师黄泰列检查大桥后称赞说:“这座桥的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安全是全线最好的,是树立在渝怀线上的一面旗子。”
  黄草乌江大桥按照先边跨后主跨的合龙设计,于11月6日首先合龙两个边跨,11月25日,主跨胜利合龙。目前,大桥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站在乌江岸边,抬头仰望,高耸云端的桥墩顶上,悬空的钢铁挂篮,带着一节节梁段徐徐延伸,伴着灿烂阳光和飘动的彩云,犹如昂首腾空的巨龙当空飞舞。
(吕爱武 陈树青/文 李仕兵/摄影)(附图片)
  1、项目部领导班子在大桥工地
  2、建设中的下塘口乌江大桥
  3、黄草乌江大桥(题图为涪陵乌江大桥雄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