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虽然煤炭市场看好,但山西仍坚持按照国家新标准整顿煤矿,不达标不复产——不要带血的煤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4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虽然煤炭市场看好,但山西仍坚持按照国家新标准整顿煤矿,不达标不复产——
不要带血的煤炭
林佳
  山西是我国最大的产煤省份。但最近传来消息,山西省煤炭供应全线紧张。
  山西煤怎么了?
  据了解,进入8月份以来,山西煤矿连续发生三起特大事故。因此,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自8月19日起,全省除四大国有重点煤矿外,所有煤矿停产整顿。原计划停产整顿一周,此时正赶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了新的煤矿验收标准,省里决定,严格按照国家新标准验收,不合格一律不予复产。到10月底,全省恢复生产的煤矿,不到总数的20%。
  这是因为许多矿井达不到省里根据国家规范制定的复产验收要求。这个要求是:全省902个高瓦斯和按照高瓦斯管理的矿井,在整顿期间必须完成瓦斯监控系统的建设,未完成的不得验收;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的煤矿,整顿期间必须建成。
  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一方面煤炭供应紧张,另一方面却不让生产。社会上虽有一些微词,但从长远来看,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的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
  据记者了解,长期以来,山西煤矿事故一直居高不下,许多该关闭的小煤矿一直关不下去。煤炭是山西的支柱产业,不少县市的财政收入、公务员和教师工资等依赖于煤炭生产——“煤炭财政”是最简单的概括。因此,不光产煤县市不愿关小煤矿,有的还帮助小煤矿敷衍国家的有关检查;省里许多人也不愿关,甚至对国家关闭整顿小煤矿有抵触情绪。
  这几年频频发生的煤矿重特大事故,警醒了山西人。山西终于认识到,不能要带血的煤炭。在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是第一位的。
  冒着停产数月、放弃大好市场的巨大风险,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个停产整顿决定,是需要很大胆量的。也许,这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近年来最为艰难的一次决定。长痛不如短痛。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矛盾,是一道绕不开的坎。早下决心就能早解决,就能使煤炭工业早日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这次停产,实际起到了逼着小煤矿投入安全生产设备的作用。据介绍,刚开始停产整顿时,许多煤矿都在等待观望,以为跟过去一样,风头过去照常生产,不想真正在安全设备上投入。20天后,看看各地确实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验收,想想混不过去,才下决心加大投入。去年和今年,山西省分别关了300多家小煤矿。这说明,只要各地真正拿出切实有效、果断强硬的措施,非法小煤矿是可以关掉的,小煤矿的安全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据山西省煤监局有关官员介绍,自10月下旬以来,已经加快了煤矿验收速度,目前已有半数以上复产,年底前符合条件的煤矿将全部恢复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