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稳定公约不稳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11-29
第3版(国际)
专栏:环球大视野

稳定公约不稳定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11月24日,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货币联盟12个成员国的财政部长就德国和法国的财政赤字超标问题举行了长达9个小时的通宵达旦的会议之后宣布,由于没有取得与会财长2/3的多数票,会议没有接受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彼得罗·索尔贝斯对德法两国采取惩罚措施的建议。消息传开后,欧洲舆论纷纷评论说,这个结果表明,被认为是欧元诞生基石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已经名存实亡。英国《卫报》说,稳定公约已经失败,除此不可能得出其他结论。比利时《晚报》说,这个结果发出了一个“灾难性的政治信号”。荷兰财政大臣盖里特·扎尔姆讥讽道,稳定公约已被“送入冷冻箱,可能再也不会化冻”。
  稳定公约是欧洲货币联盟诞生的前提之一。为了保证欧元币值的稳定,在德国的倡议和坚持下,欧盟于1997年在阿姆斯特丹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这个公约。公约明文规定:除非出现重大经济衰退,欧元区国家财政赤字的比例如果连续3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将最高被处以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0.5%的罚款。
  稳定公约在酝酿过程中就曾受到法国的阻挠,被称为“稳定公约之父”的德国之所以力主订立这个公约,就是为了限制诸如法国、意大利这样习惯于增发公债刺激经济发展,维持高福利制度的国家。但是,当时谁也没有料到,正是德国自己在最近几年陷于如同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债务膨胀的境地,成为稳定公约规定的监控对象和欧盟委员会监督的重要目标。而德国对稳定公约的态度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由于近年来德国经济状况不佳,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上捉襟见肘,税收减少,而支出却绞尽脑汁也减不下来,不得不走增发国债的老路。今年的预算由于税收比预计的少125亿欧元,原定的举债189亿欧元已不敷支出。11月12日,联邦议院批准了政府再追加债务245亿欧元。这样,今年新发债务将高达434亿欧元,成为德国战后增加新债最多的一年。据欧盟委员会的评估,德国在2002年的赤字比例达到3.5%,首次突破3%的界限之后,今年将达到4.2%,而明年可能是3.9%。这就是说,德国将接连三年突破稳定公约规定的标准。而法国情况同样不妙,今年赤字同样为4.2%,去年为接近3%,前年却仅为1.4%,呈逐年增加之势。因此,法国也早已成为欧盟委员会的“眼中钉”。
  稳定公约规定的3%并非是简单的数字计算,而是一套复杂的考虑到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等因素的指标,其中心思想是控制“结构性赤字”,即用于维持福利制度等的赤字。其警告惩罚机制也充分体现照顾成员国处境的特点,并非没有通融余地。自去年以来,欧盟委员会曾一度推迟对成员国预算平衡的时间要求,也曾多次与法德两国政府协商,要求它们制定出预算逐步平衡的时间表。但两国都一再要求推迟这个期限,表明它们无意积极整顿预算赤字。法国尽管去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2%,比德国强不少,却公开拒绝从今年开始逐步削减赤字。
  在这种情况下,欧盟从今年以来加大了对法德两国的压力。11月上旬,索尔贝斯开始启动惩罚机制,要求德国在2004年把结构性赤字降低0.8个百分点,2005年至少降低0.5个百分点,要求法国明年降低1个百分点,2005年至少降低0.5个百分点。同时建议下一步采取“强制限额”步骤。根据议事程序,惩罚建议必须由欧元区12个成员国的财政部长以2/3的“资格多数”通过,这就是11月24日会议的由来。由于德法两国加上意大利和卢森堡的反对,欧盟建议遭到否决。
  德法拒不积极削减赤字将给欧盟和欧元带来什么样的负面效果呢?
  其一,开了恶劣先例,使稳定公约形如一纸空文。大国违反公约而不受惩罚,将使其他中小国家群起效仿,财政纪律必将松弛。即将入盟的候选成员国尤其可能效仿;
  其二,如果各国纷纷效法,实行赤字经济,将迫使欧洲中央银行提高利率以维护欧元币值,但这反过来将限制投资活动,不利于扩大就业。而如果欧洲央行顶不住政治压力,不敢提利,它的威信将受到严重损害;
  其三,德法两国本身在欧盟的地位和威信下降。这两国一向被认为是欧洲联合的“发动机”,属于“核心欧洲”。现在它们不仅自食其言,而且公然出于一己之利向严肃的稳定公约挑战,舆论界指责它们缺乏责任感。
  这次会议之后,欧盟委员会和德法两国政府关系恶化。施罗德总理于26日抨击欧盟委员会,声称“它又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荷兰、奥地利、芬兰、西班牙等主张维护稳定公约权威的国家抨击德法违背公约精神和规定。索尔贝斯表示,24日的财长会议决议缺乏法律基础。他不排除采取进一步行动维护欧盟法律,包括向欧洲法院提起法律诉讼。
  对稳定公约的怀疑不自今日始,其中不乏欧盟政治家。例如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就在一年前公开说它是“愚蠢的”东西。但另一方面,许多人多次警告不要动摇它。今年11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杜伊森贝赫在卸任之时警告说,稳定公约失败的危险是存在的,一旦失败,“将是欧洲的一场灾难”。这当然不是危言耸听,稳定公约乃至欧元和欧洲货币联盟的命运值得人们高度关注。
  (本报柏林11月2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