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浙江净湘乡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1-13
第3版()
专栏:

浙江净湘乡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本报记者 刘凡 正峰
浙江嘉兴县的净湘乡,是一个沟河交错的水网地区。全乡5,800多人,近半数患血吸虫病,其中17岁到21岁的青年占发病总人数的70%以上。许多青年因为患血吸虫病,面黄饥瘦,连五十斤重的担子都挑不起来。长子滨村农民金阿三,妻子儿女一家五口都害了血吸虫病,以致劳力不足,每亩地只能收二百斤稻子。血吸虫病也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增产计划的完成。由19户农民组成的茜柳农业生产合作社,30个劳动力中却有三分之二是患血吸虫病的,以致社里增产计划很难实现。
这样,依靠群众和互助合作组织,进行防治血吸虫病的工作,就成了净湘乡的重大任务。他们的办法是:在粪便管理方面,凡是在河边或不合乎预防血吸虫病要求的粪缸,都以自然村或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单位分棚集中,并且把各个粪棚内集中的粪缸都编了号,轮流贮粪封缸、交替使用。在水源管理方面,全乡以合作社或自然村为单位共掘了90多个“卫生潭”(供洗马桶及洗粪具用),改变了过去下河洗马桶、洗粪具的坏习惯。在消灭钉螺方面,主要是和当地农民冬种的时候开沟排水的习惯相结合,用土埋钉螺。拿这个乡的张家滨、叶家桥、杜家头、长子滨四个村为例,1954年秋天调查了260条水沟,有钉螺生长的151条,钉螺分布密度最高的水沟每平方市尺是418只。在1954年进行土埋后,1955年9月进行全面复查,有钉螺生长的水沟已减少到60条。这60条水沟的钉螺的分布,平均密度最高的水沟每平方市尺是30只。这件事情给了群众一个非常现实的教育。因此,1955年秋季结合冬种开沟排水,组织了男女老幼880多人,在半个月内就对全乡有钉螺生长的735条水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灭螺工作。在病人的治疗方面,在1954年8月开始治疗的84个病人中,经过检查,到目前还没有发现重复感染得病的人。
1955年12月,净湘乡的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组制定了消灭血吸虫病的全乡规划。全乡5,800多人都在“为坚决消灭血吸虫病的决心书”上签了名。现在当地党组织已经批准了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组所制定的工作规划。按照这个规划,除了已经进行的工作之外,还要进行对家畜的粪便管理,禁止水牛下河,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单位开掘“牛浴池”等工作。有钉螺生长的河滨,除了结合兴修水利土埋钉螺以外,并且要进行药物灭螺。在病人的治疗方面,准备对全乡2,600多个血吸虫病人分批运用中药、西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使全乡在1956年内基本上消灭血吸虫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