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阅读
  • 0回复

“黑心”工头年末“失踪”,来自周口的70多位民工向本报记者求助,希望能讨回10万元工钱——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02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黑心”工头年末“失踪”,来自周口的70多位民工向本报记者求助,希望能讨回10万元工钱——
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
  本报记者 李杰 王明浩
  目击
  留守民工无奈度年末
  接近年末,郑州连续阴天,刺骨的寒风,打得人脸生疼。在金水区柳林镇国基路建筑工地,来自周口市商水县的70多名民工,仍然“窝”在工棚里忍冻挨饿,苦苦等待着他们的辛苦钱。
  2002年12月31日下午5时30分,记者来到这里,眼前的工棚十分简陋,屋顶是一张石棉瓦,十几块砖头横七竖八地压在上面。围墙由单砖垒成,屋子10平方米左右,15瓦的灯泡闪着昏黄的光,里面灰尘呛鼻,空气糟糕,单薄的门板上铺着破旧的棉絮,整个屋子透着寒风。
  37岁的“老民工”郭合庄,是他们推举出来的5个民工代表之一,他对记者忿忿地说:“辛辛苦苦干了3个月,到领工资时,黑心工头竟带着俺们的血汗钱跑了!”
  3个月前,郭合庄、袁明德、李国城、杨六、王合庄等70多名周口商水的民工,在国基路郑州华盛建筑公司承建的工地做工,干砌墙和内墙粉饰的活。工程包给了一名叫轩勤强的工头。
  民工最多时达104人,工程进展很快,3个月不到,活干完了。但工头轩勤强并没发工钱。他说还有活,等干完了一块儿结。之后,建筑队转到二七区的另一处建设工地干活。
  轩勤强一直“鼓励”民工好好干,年终结算工钱。在平时,他每10天给每人发10元钱,让民工们抽个烟,但工资一直不兑现。民工去要,他就说:“这一段手头紧,让我缓缓,过几天就给你们发。”
  民工代表袁明德一脸愤怒:“国基路工程早已与轩勤强结算了工钱。可他就是不给发!”
  他们说啥也没有料到:几天前,工头不再在工地露面。大伙儿四下找,没影儿;打手机,关了。咋办?民工们选出代表,到轩勤强在邙山区的住处打探,结果是,人已搬家,去向不明。他们光知道轩勤强是睢县人,其它就不知道了。
  后来,民工们身上一个子儿都没有了,吃饭都成问题。实在忍不下去了,一些民工想回家却没路费,就向现在这个工程项目部求助,得到的答复是:必须继续干活,到春节前发给路费。
  接近年末,民工们每天只靠剩下的几袋面和几十斤面条过活,不敢多吃,一天只吃两次面条和蒸馍,因没钱买盐和做饭用煤,就拿出一些面去换,有3位民工病在工棚里,无钱医治。
  就在记者采访时,柳林镇沙门百货批发部老板张自杰跑来说,那工头还欠他100多元的面条款。他叹了口气说:“那70名民工怎么办,他们太可怜啦!”
追访
  “黑心”老板为何敢“黑心”
  穿过岁末喜气洋溢的街道,周口民工在寒风中的样子、无奈而愤怒的面容,在记者面前挥之不去。
  郑州有40多万外来务工者,90%集中在建筑业,其它的主要在搬运装卸、餐饮服务等行业。辞旧迎新之际,还有多少人在为追讨自己的血汗钱苦斗呢?又有多少家庭的妻儿老母在苦待亲人呢?
  郑州市劳动保障监察举报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在他们接待外来务工人员的咨询、投诉中,反映拖欠工资的占很大比重。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为追讨劳动报酬,因为没找到适当的途径,甚至采取跳楼轻生、集体上访、上街堵路等过激行为。举报中心为了随时帮助他们,在多家媒体上公开了举报电话,开通了“劳动110”,24小时值班受理,还有4个劳动保障监察应急小组,随时处理各种突发性劳动纠纷案件。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元法说,权益受到侵害的外来民工中,多数是非法中介机构介绍或用人单位私招乱雇来的。
  采访周口民工时,记者问他们有没有与工头签过用工合同?有什么样的条款?袁明德说:根本没管什么协议,干活给钱呗,我们心里就没想什么协议。有的人说:合同签不签也不管用,他要跑了,你有什么办法?一位民工则说:哪敢硬要签合同,现在找活干的人多,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一个叫王二辈的则说:工地上就没什么签合同的,大家就是凭良心。
  没有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务工者中相当普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有十几位民工在一家家政服务公司辛辛苦苦干了两个月,一分钱没拿到就被清理出公司。投诉到劳动保障部门,由于当初招工时没有任何手续,而这家家政服务公司又拒不承认这十几人曾在他们那里干过,使事情陷入了僵局。
  据了解,目前在外来劳动力的管理方面,国家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郑州市仅有个政府规章。劳动保障部门在处理“黑心”老板的时候,缺乏法律依据,搞不好自己就被推上了被告席。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处处长杨慧玲对记者说,“黑心”老板之所以敢于“黑心”,是因为他们的“黑心”几乎没有什么风险。他们拖欠和克扣民工工资几乎不会受到什么惩罚,即使被查到了,大不了补上了事,绝不会伤筋动骨。
关注
  维护外来民工合法权益
  关注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
  2002年12月31日,郑州市政府召开声势浩大的维护外来务工者基本权益专项会议,对维护外来务工者基本权益工作进行了布置。主抓此项工作的副市长姚待献说:“我们坚决不允许个别业主、老板靠拖欠或克扣民工工资发财,靠盘剥民工致富。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拖欠民工工资、侵害民工权益就没理由!”
  《郑州市外来人员就业管理办法》作为地方法规不久将颁布实施。办法明确要求,“用人单位与外来人员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郑州市还以《劳动法》和《务工必读》为基本教材,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劳动法制教育和培训,以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郑州市各部门联手干预,力度大,效果明显。
  建筑行业用工多,欠薪相对集中。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市建委等单位联合,一次集中行动就为民工讨回工钱400多万元;对多次检查督促,拒不支付民工工资的建筑企业,取消其承接工程资格,逐出郑州建筑市场。司法机关集中力量,提高诉讼效率。金水区人民法院在受理120名民工诉一建筑公司拖欠劳务费案件中,集中人力,在短时间内将执行来的100多万元现金现场发到民工手里,强有力地震慑了黑心老板。
  元旦下午5时20分,记者再次来到建筑工地,发现工棚里已没人了。小卖部35岁的老板张自杰看到记者,跑了过来,说是商水县有个广夏公司,来人帮了他们,给了民工们一人30元钱做路费。他们现在都回家了。
  只有郭合庄一个人还留在郑州,住在那个透风的工棚里,继续为70多个兄弟追讨10万元的血汗钱。记者等了一会儿,没有再见到那个质朴的周口汉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