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清音袅袅乡间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02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清音袅袅乡间来
余清楚
秋天到了,当满山的红叶纷纷飘落的时候,当田间黄澄澄的稻谷收获进仓的时候,居住在鄱阳湖畔东南岸的农民们心里便痒痒起来,在辛勤劳作了大半年之后,便想起了祖祖辈辈传唱不已、绵绵不绝的天音,被江西老表称为省剧的“赣剧”。在余干、万年、乐平等县、市的村庄里转悠,不时可以听到从一个老人或是一个小孩的嘴里流畅出那种原汁原味的、高亢激越的、略带几许幽怨的赣剧名曲来。《秦香莲》、《玉堂春》、《下河东》等三十多个传统名剧是乡村艺人经久不衰的演唱节目。这种代代相传、自娱自乐的娱乐方式,也许不那么纯正,不那么规范,也许已被许多现代人遗忘,被许多流行歌曲所挤压,但在赣东北老百姓的心目中永远是那么神圣,那么自由。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在创作“临川四梦”时,或许当时的动机就是为老百姓而作,表现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就是写给群众演唱的剧本。当那些饱含浓厚乡土气息的清音穿过村村寨寨,越过溪流河谷,回响在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上空,那种文化传承跨越时空的魅力令人为之感动,为之心醉。
  我以为,要领略赣剧的风采,要领略乡土文化的内涵,到乐平市的乡间去走一走,肯定会受益匪浅。那里可是文化之乡,是赣剧之乡,是古戏台之乡。
  乐平人会演戏,会看戏,这首在民间流传的民谣“深夜三更半,村村有戏看,鸡叫天明亮,还有锣鼓响”,道出了乐平农民对赣剧艺术的喜爱。在乐平农村,演戏的由头多得是。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或子弟升学,接风剪彩,新屋落成,婚丧嫁娶以及修谱开谱,接娘娘,建寺庙,祈福禳灾等等,都要请戏班演出。每逢开台演戏,村子里便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宰猪杀鸡,买菜置酒,炊烟不断,三乡五里的亲朋好友都要请来做客看戏。演出时间有时多达七八天,演出活动夜以继日。锣鼓一响,脚底发痒。村民为了看戏,十里八乡围拢过来,风雨无阻,台前场后,人头攒动,一人台上唱,万人台下泣,全场如痴如醉。以前长年活跃在乡间演出的班社有近百个,梨园子弟达千余人。为培养民间戏曲艺人,乡村自办的儿科班多至数十个,学员数千。就是在今天,全市还有十几个业余剧团活跃在乡间,业余演员达四百余人。
  乘坐汽车在乐平的田野村庄里穿行,稍微留心一下,就会看到一道独特的建筑风景映入眼帘。这便是乐平的古戏台。随着赣剧在乐平的形成和发展,乐平古戏台也相继出现和增多,逐渐成为赣剧血肉相连且并驾齐驱的独特建筑艺术。全市现有古戏台二百四十余座,占江西全省古戏台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不乏明清建筑,融建筑、雕塑、工艺、美术和文学于一体,像一颗颗艺术明珠镶嵌在村村落落,每一座古戏台,都在讲述着一个农民生生不息的故事,都在回味一段流光溢彩的岁月。这样大面积地完好保留各个时代的古戏台,海内外难得多见,无怪乎许多专家学者盛赞乐平是一座庞大的“中国古戏台博物馆”。
  乐平有个赣剧团,成立于1954年。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剧团,长年走村串户,活跃在这些古戏台上,为基层群众一年演出三百多场,观众达上百万人次。就在一些县办剧团纷纷停办的时候,乐平赣剧团却越办越火,成为江西仅存的两个县级剧团之一。我们既感受到了剧团创业的艰辛,更感受到了剧团顽强的生命力。
  我来到南岸村,见到了“土演员”鲍吉金,他是村里业余剧团的团长,四十出头,平时做建筑生意,演出忙时,便把村里的演员召集在一块。不过现在时代变了,新人新事多了,他们也与时俱进,创作了一些反映农民改变观念奔小康的新剧本。比如《婆媳之间》、《彩礼》等反映农村新观念的剧目就很受老表的欢迎。我由衷地为这些不计报酬、不辞辛劳的“土演员”喝彩,显然他们没有动不动就要几百万元演一台戏的本事,也没有开口一次出场费就要十几万元的本事,但他们真正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他们的本事是真正让老百姓感到了快乐。这种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民间艺术肯定是具有无穷生命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