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电力打破垄断 百姓受益多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04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电力打破垄断 百姓受益多多
本报记者 冉永平
  备受关注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终于在去年底尘埃落定。两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四大辅业集团同时挂牌成立,电力行业终于实现了厂网分开,引入了竞争机制。
  电力和消费者关系最密。电力打破垄断以后,普通老百姓最关注的首先是价格,电力改革后能不能少掏腰包,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然而,是不是今天改革了明天电价就会降低?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恐怕不会这样立竿见影。
  电价有降也有升
  电力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后,发电成本会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过去厂网不分时,电厂没有竞争压力,降低成本的动力不足,降低上网电价的动力更是不足。比如一个水电厂,在丰水期发电成本非常低,但是电厂不会自行调低上网电价。再比如一些小机组,虽然不环保,发电成本也高,但从小集团利益出发,他们也会动用一切力量保证自己多发电。而引入竞争,实现市场化后,大家竞争上网,谁的电便宜谁就有竞争力。发电企业有了“竞争上网”的压力自然就有了降低成本的动力。因此改革以后,发电成本和上网电价都会逐步降低。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目前我国电价体制混乱,地区差异、不同用户差异很大,因此电价升降不可一概而论。今后的电价走势最大的可能性是有降也有升。
  据有关专家分析,我们现行的电价体系没有准确反映各类用户对整个系统造成的耗费。比如居民用电与一些高耗能的企业用户比,居民对系统的耗费要比企业大得多,但是在电价上二者却没有差别。再比如一些地方对娱乐业用电,价格定得很高,这也不是从对系统的耗费角度衡量的。这种定价是垄断行业定价的最显著特征,即不按照成本、耗费定价,而根据用户支付能力,定一个用户能够支付得起的上限价格。而这些非市场化的做法在电力体制改革后会调整,过去不合理的高电价会降下来,而一些过低的也会升上去。从地区看,东南沿海地区电价水平可能将有所降低,中部地区电价水平可能保持基本稳定,而西部一些过去电价较低地区,则有上升的可能性。
  定价趋于细化
  无论升降,竞争都会使价格更趋合理,而不是垄断时那样,不计成本地随意、粗放定价。因此,今后电价还会呈多样性的特点,如峰谷电价会逐步推开。
  电力是一种不能储蓄的能源,发多少用多少,或者是用多少发多少。因此电网有“峰”、“谷”之分。过去垄断时期我们很少考虑到区分时段定价,不管是“峰”还是“谷”,什么时候用电都是一个价。而竞争以后,价格会越来越细化,消费者可能会在不同时段用电付不同的钱。其实价格多样化在率先打破垄断的电信领域已经得到了印证。比如手机通话费,现在就有了“套餐”,资费越来越复杂,但越来越合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资费。
  破除垄断还会给消费者带来价格以外的其他好处,比如服务、质量的改善甚至环境改善等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环保。
  发电和环保是一对矛盾,除了水电、风电,其他发电方式特别是火电对环境有很大负面影响。而我国火电企业在环保上普遍欠债较多。特别是一些小火电厂,没有任何环保设施,造成的粉尘、烟尘污染巨大。过去由于没有市场机制调节,很难彻底淘汰这些落后的发电设备。而“竞争上网”以后,水电、大型坑口电站发电成本低,自然会多发,而小火电的效率低,产品难有市场,自然会被淘汰。这样,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会逐步减小。尽快还我们一片蓝天碧水,也是电力破除垄断给百姓带来的间接好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