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冰城喜见“雪藏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06
第8版(体育)
专栏:北国漫笔

  冰城喜见“雪藏金”
  李中文
  又是滴水成冰的季节,又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景色。行进在冰城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心头漾起的竟是浓浓暖意。
  今冬哈尔滨格外冷,而来哈尔滨的游客却格外多。早就听说哈尔滨这几年的冰雪旅游搞得红火,没有想到的是居然可以为哈尔滨每年带来几亿元的经济收益。冰城人不无自豪地将这种冰雪旅游热称之为“雪藏金”。
  十几年前,哈尔滨冰雪节就以漂亮的冰灯著称。但那时的哈尔滨也就是在松花江边的公园里造一些冰灯,在封冻的松花江上让游人坐坐狗拉的爬犁而已。大自然赋予冰城哈尔滨的冰雪财富,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利用起来。
  看好冰雪运动和旅游的潜力,大张旗鼓地发展冰雪运动和旅游,这是哈尔滨人近几年才认准的事儿。做冰的文章,哈尔滨人造了更多、更好的冰灯,建了更多、更适用的滑冰场,搞了更多、更有影响力的活动;做雪的文章,哈尔滨周边建起了数十家大小不等的滑雪场,搞起了影响力和号召力越来越大的滑雪节……更为可贵的是,哈尔滨人正在以战略的眼光从整体上塑造冰雪名城的形象。
  适值冬运会在哈尔滨举办,哈尔滨的冰雪运动和旅游也由此迎来又一个大的发展契机。夜幕降临,第十届全国冬运会暨第十九届哈尔滨冰雪节开幕式上,一台名为“冰雪飞扬”的晚会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阐释着冰雪体育的无限魅力和冰雪文化的无穷神韵。哈尔滨良好的冰雪运动和旅游发展前景令人欣喜,但发展冰雪旅游产业并不仅仅局限在造点儿冰灯、建点儿滑雪场。一位现场观看开幕式的哈尔滨观众的话也许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冰城发展冰雪运动和旅游产业的欠缺:目前多数滑雪场的造雪机等设备是进口的,大部分滑雪所用的器材也是进口的,甚至包括一些防寒服、防寒器材也还缺少哈尔滨产的名牌货,至于对冰雪文化的整理、塑造更有一个艰巨的过程。也许等到将这些问题解决好的时候,冰城哈尔滨的发展才真正算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