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阅读
  • 0回复

今年我们读什么?——200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揭示新亮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08
第9版(文化新闻)
专栏:

  今年我们读什么?
  ——200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揭示新亮点
  本报记者 李舫
  将显示今年图书整体趋势的200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今天在北京国际展览馆拉开帷幕。
从1987年开始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到今天已经是第十六届,十多年来,每年一度的图书订货会都被人们认为是引领当年图书风潮和趋势的揭幕式,是当年出版情况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北京图书订货会,以其16年的不懈努力成为中国图书出版行业改革的标志性品牌。
  将显示今年图书整体趋势的2003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今天在北京国际展览馆拉开帷幕。在北京持续的严寒和图书市场的低迷中,今年的图书订货会却以一路飙升的热情表达了对图书出版未来的执着信念。
截至开幕前,报名参展的出版社已有512家,已订出展位1310多个。与图书出版相关的如印刷业、纸张材料业、网络软件业等产业的公司、厂家近50家也将在订货会上“搭台唱戏”。由于今年图书订货会首次租用两大展馆,预示北京图书订货会的品牌将从2003年之后扩延,订货会已不仅是单纯的图书产品交易,已演进为多元功能的出版产业的全新展示、信息交流的大型商务活动。
  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黄国荣认为,北京图书订货会的这种变化,是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必然,也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众多出版社参展的热情与全新的面貌,不仅有实力的大型出版社“风光”依旧,一些中小规模的出版社也跃跃欲试地凸显锋芒。从中国出版集团的86个展位的统一设计展示,到中信出版社36个展位的预订,以及新华书店总店首次以主办单位身份参展,23个发行集团的参加,都标志着中国出版业的改革新趋势。
  从1987年开始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到今天已经是第十六届,十多年来,每年一度的图书订货会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引领当年图书风潮和趋势的揭幕式,是当年出版情况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北京图书订货会,以其16年的不懈努力成为中国图书出版行业改革的标志性品牌。
  今年图书订货会的多元功能愈来愈崭露头角,出版社已经不仅将图书订货会单纯当作订货工具和推销渠道,更作为展示品牌、交流信息、联络关系的重要渠道。
  对未来图书出版的发展方向,业内人士强调,由于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的出版零售商将会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市场,一直是一统天下的图书发行市场面临着“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局面,图书零售市场连锁也许是唯一的可行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书店总店首次作为图书订货会的协办单位之一进入现场。
  2003年北京图书订货
  会将具有六大亮点:——中国出版业改革动向。本届图书订货会是党的十六大之后第一个大型出版文化活动,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与贯彻落实中,中国的出版业将有更大的飞跃。
  ——我国出版行业的全新形象展示。无论是参展出版社、发行单位,还是出版产业单位,都在下气力,展示品牌、形象、实力,是中国出版行业的又一次展示。
  ——新书的选题、品质与装帧。北京图书订货会的主要功能是图书产品的展订,在中国出版业逐渐走向成熟的今天,图书选题的定位、图书品质的提升、图书装帧的变化,将直接影响2003年的图书市场。
  ——图书流通领域的新举措。新华书店总店参与协办,23个发行集团参会,各种图书流通渠道在订货会中的融汇,都将预示新的一年图书流通领域的一场变革。
  ——中国书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本届订货会的扩招,出版相关产业的介入,都将在此次会展中显露“芳容”。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出版产业的相关技术将有变化与更新。
  ——中国出版业新年新趋势与相关政策。北京图书订货会也将在“信息的升值”中推动中国出版业的发展。
  专家们就此分析,由于去年年底十六大的召开,影响当代中国的几件政治大事的发生,必然带来书市中的时事热,时事读物将会是今年图书的主要卖点,与1997年时事图书市场火爆一时的状况相比,今年的时事读物将少些浮躁,多些凝重。
  同时,得益于中国eBook及数字版权保护联盟日前成立,160余家出版单位、图书馆、阅读器厂商等全力发展eBook,到2002年底,已经有400余家出版社全面进入网络出版,7万本正版电子书面世,各种款式的阅读器也已相继上市,eBook也许会在今年的销售中升升温。
  一段时期以来,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产生良性互动,形成畅销书,一直是市场热点,出版商今年仍在此大做文章。教育和再教育图书仍然是各高校和各教育出版社的优势。由于《新华新词语词典》对新词语修订工作的开展,汉语工具类图书有可能保持2002年图书订货会商务版《新华字典》一枝独秀的局面。原创图书乏善可陈的局面希望得以改善。(附图片)
  题图摄影:张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