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关注孩子的心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09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今日新语

  关注孩子的心灵
李人庆
近日,江西兴国县一名小学生离家出走4天,流浪街头的他被民警送回家时,人们才开始关注他的内心世界。原来,这名学生性格内向,在学校与同学交往很少,逐渐养成了独来独往的习惯。在他心里,一直以为同学们对他不友好,感到上学没什么意思,因而产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该生的班主任对此深有感触地说:“如今,中小学心理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许多学生心理有问题得不到专业老师引导。”
  这种情况,在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更为突出。据笔者对附近中小学的调查,没有一所农村中小学配备专职的心理老师,对心理学的讲解几乎为零。往往是班主任或语文老师成了学生的心理老师,因为班主任与同学交往多,更易发现问题;而语文老师则常常是通过学生的周记、作文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开导。这两种方式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他们毕竟没有经过专门的心理学训练,很难从深层次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要承担比城里孩子更多的家务,家境艰难、父母不和、升学压力,使他们的心理负担无形中加重,小小的心灵承受不起挫折,又无法与人交流,日积月累,有的变得日益封闭,甚至走上离家出走、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小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懂得如何面对挫折,如何与人们交往等心理方面的知识。心病还靠心药医。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有健全的人格,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人才。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这一薄弱环节,必须高度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