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农村愚昧型消费现状堪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09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观察台

  农村愚昧型消费现状堪忧
  最近,笔者在苏北几个县区调查时发现,如今农村的愚昧型消费愈演愈烈,农民不堪重负。具体说来,农村愚昧型消费有以下几种:人情消费愈来愈高。过去农村送人情的“科目”主要有婚、丧、嫁、娶,即所谓“红白喜事”。而近年来人情又添新“项目”,什么生日、满月、拜师、学徒、升学、结干亲等等,名目不下四五十种,都要送礼祝贺。接受调查的100户,近半年来用于人情往来的开支达14.2万元,平均每户每月花去人情费200多元。
  操办婚事盲目攀比。嫁娶讲排场、比阔气之风日盛,人们往往以彩礼的厚薄和办喜事的排场来衡量新娘的身价、评判新郎家庭的贫富,攀比之风使婚事大操大办越来越“高档”。如苏北某个贫困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过八九百元,而小青年娶媳妇平均要花去万余元,至于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乡村,婚事开支就更惊人了,一般家庭要达到二三万元。
  封建迷信死灰复燃。时下,一些农村集资办“神事”,建房请“风水先生”,生病找“巫婆神汉”,为死者“超度亡灵”等歪风越刮越劲。有一姓张的农民,去年老伴生病不去求医,却请巫婆跳大神,去寺庙烧香拜佛,花了3000多元,结果不治身亡。
  赌博之风屡禁不止。如今吃穿不愁,口袋有钱,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却很贫乏,赌博成了娱乐活动。参加赌博者由过去的老年人为主扩展到中青年群众,赌资也日益攀升,从“小玩玩”发展到上万元。据对30户农民家庭的调查统计,其中有13户参与了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赌博活动,仅3个月就输掉了近8000元。
  农民的这些愚昧型消费,挤占了他们改善生活条件、生产致富、子女教育等正当合理的消费资金,不仅给农民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农民致富奔小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应引起农村基层组织和乡村干部的高度重视。
  江苏阜宁县人事局 陈齐放 余怀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