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好书长留天地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09
第15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好书长留天地间
范传新
  因长期从事我军的出版工作,在传播我军天地为之动容的辉煌历史过程中,有幸与我军许多高级将领接触,亲耳聆听他们话说当年出生入死的故事。真是一人一部传奇。说者绘声绘色,如数家珍;听者血液沸腾,如临其境。所有这些故事,都是他们用赤诚、热血和豪情写就的,完全用不着后人去“创作”、去“润色”,只要如实记录,就绝对是一部好书,长留天地间。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儒将石一宸》,就是这样一部书。作者赵勇田用极其质朴的语言,几乎不加任何修饰地记录了石一宸将军壮丽多彩的人生。
  历史是针对人而写的,读书就是读人。本书踩着石将军的足迹一步一步记录,我们亦循着石将军的足迹一步一步读下去。石将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师范毕业即投笔从戎,加入多由庄稼汉组成的人民军队,投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开始显示知识分子在革命战争中的特殊作用。因为有知识,他明了读书报国、教育报国在当时都是行不通的,要将国民从命运中解放出来,惟一的出路就是用革命的武装打垮反革命的武装;因为有知识,在战争中他最重视“知彼知己”,长于理性思考而少有感情冲动;因为有知识,他对出神入化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独有心得,运用之妙也非同一般。他尤其善打攻坚战,攻占泰安喋血孟良崮、猎取许昌、威震洛阳、强攻开封、勇夺济南、激战淮海、进军舟山,无一不充满了艰险,也无一不以赢得胜利而结束。当然他也有失败和挫折,但失败和挫折常常是赢得下一次胜利不可或缺的动因。
  儒将者,有文化的将军之谓也。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中的文化人实属凤毛麟角,他们是清醒的旧世界的破坏者;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是国家政权最自觉的柱石。为了人民江山的永固,石将军历时二十七年,踏破铁鞋,走遍福建前线,营造战备工程,实施兵力布置,展示了其战略眼光和组织才能。“十年浩劫”中,本色不改,出任福建省军管会副主任,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作坚决斗争,并由周恩来总理点将,代表中央顺利解决了江西问题。
  现在,石将军已届米寿,仍笔耕不辍,他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被人们称为将军书法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撰写出版军事学术著作多达六部,并先后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当代中国·军事卷》的编审工作。叶飞上将说他是“武秀才”,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赞其为“文武兼备,华野名将”,言之不虚。
  “童曲固然动听,但老者的歌声更富魅力。”读这样的书,除熟悉历史、认知先贤外,更重要的是长精神。在仰慕前辈的同时,不知不觉中血液里便灌注了昂扬的因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