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既有致富能力 更有带富能力 河南选“双强”村支书引领群众奔小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12
第1版(要闻)
专栏:

  既有致富能力 更有带富能力
河南选“双强”村支书引领群众奔小康
  本报郑州1月11日电 记者李杰报道:一场火热的竞赛眼下正在河南省农村展开———全省48000多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争当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村党支部书记。据介绍,全省已有21550名村党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占村党支部书记总数的44.4%;培养“双强”村干部124653名,占农村干部总数的41%;培养“双强”党员456484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6%。
  一年前,河南省明确提出,把大力培养选拔“双强”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农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长效机制来抓。为此,各省辖市市委制定下发文件,普遍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形成了市委全面抓,县(市、区)委牵头抓,乡、村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新乡市把史来贺、刘志华等树为“双强”村党支部书记标兵,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驻马店市选出7名“双强”村党支部书记组成报告团,到9县1区进行巡回演讲。
  为做好“双强”村党支部书记的培养选拔工作,河南各地对农村党员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的状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和“双强”村党支部书记档案,抓住育、选、管、帮4个环节,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加大工作力度。郑州市采取举办培训班、聘请专家教授开设专题讲座、到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到高校进行学历教育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教育培训,共培训农村党员10.2万人次,使25900多名党员成为致富能手。
  对一些本村确无合适人选的村,打破身份、行业、地域界限,采取下派、外引等办法,选配村党支部书记。沁阳市紫陵镇党委采取“回请”的办法,选派在镇办企业险峰机械厂任副厂长的任保才回紫陵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任保才上任后,带领群众开发整地4000余亩,种植经济林3600多亩,形成一个集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景观农业园区,全村470余户农户在园区承包果园,户均增收15000多元。
  培养选拔“双强”村党支部书记给河南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对照“双强”标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明显提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大为增强。许多地方的群众都反映:如今村干部不光工作热情高了、劲头足了,而且思路清了、办法多了,小康日子更有奔头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